网页设计跟做网站一样吗,二次网站开发平台,微信支付 网站开发,站长之家seo综合四、恐怖小说的流行与陷阱#xff1f; 美国文化批评家哈里伯杰说过#xff1a;“人有两种原始需要#xff1a;一种是社会安宁、有秩序、不恐怖、不混乱#xff0c;有一个预期的熟悉的环境。另一种恰好相反#xff1a;人类确实需要焦虑、不安宁、需要混乱、危险、需要紧张、… 四、恐怖小说的流行与陷阱 美国文化批评家哈里·伯杰说过“人有两种原始需要一种是社会安宁、有秩序、不恐怖、不混乱有一个预期的熟悉的环境。另一种恰好相反人类确实需要焦虑、不安宁、需要混乱、危险、需要紧张、新奇、神秘、没有敌人反到迷茫、有时最痛苦反倒最幸福。 ”见《美国通俗小说史》人就是如此的矛盾安宁了有秩序了就会感到厌烦千篇一律而追求新奇、有波折又必然会带来麻烦与危险。恐怖小说恰好能综合这两种需要使矛盾暂时缓解或者释放。首先恐怖当然对感官产生刺激其次虚拟世界的恐惧只会带来紧张而不会造成确实的伤害。前面说过“生活好了恐怖就来了”也是这个道理就像玩过山车和蹦极玩的人当然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但却要亲自体验从安全到危险再回到安全的这种落差和快感。 有人曾经问我恐怖小说创作为什么多为男性而女性读者为什么更爱看恐怖小说我回答这大概跟女性的心理状态有关把。女性爱看恐怖小说但也仅仅是欣赏刺激一下就回到现实中来谁也不愿意被噩梦缠绕况且若有男朋友在还可以耍一下嗲假装害怕寻求呵护。另外这和女性天生不具暴力倾向有关她们骨子里是喜欢风花雪夜的所以也有一部分女性是坚决拒绝恐怖小说的。而男性则不然他们骨子里是嗜血的对恐怖的暴力的事物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尤其是在虚构的世界中想象和宣泄。尽管恐怖作家不少本身就是胆小鬼。据说斯蒂分·金每天必须把房间所有的灯都亮着才敢入睡他害怕黑暗。他曾说“我总是害怕自己惊醒过来有一只潮乎乎的手卡住我的脖子。”他还怕街角的黑猫他尤其害怕这个不祥的数字如果打字打到第页他一定要拚命打下去直到打到页码数字吉利为止。而国内某个恐怖小说作家据说不敢独自走夜路半夜走楼梯更是疑神疑鬼。我还记得几年前我在《北京文学》当编辑的时候编过一篇小说写一个在校园里专门讲鬼故事的“恐怖大王”最终被自己编的鬼故事吓死的故事。 当然恐怖小说的市场是非常混乱无序的。2000年我策划了丁天的恐怖小说《脸》结果引出了一大堆的质量不一的恐怖小说作品有的甚至把本来不是恐怖小说的作品改头换面当成恐怖小说销售掀起了所谓“恐怖热”。2003年我又策划了5本《鬼话连篇》结果引起了“鬼故事“的溃疡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跟风的重复的“鬼”书不下几十种盗版更是随处可见。质量不高而数量的猛增我担心会倒了读者的胃口而真正受到损害的是我国刚刚走入正轨的恐怖小说的发展。 另一方面外国恐怖小说的引进对国内恐怖文学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以往的斯蒂芬·金、安尼·赖斯等都相继引进过中国市场但是都没有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在中国的热销确实激活了我国恐怖文学的图书市场。但是《达·芬奇密码》的出现也产生了可怕的负面效应它几乎让中国的恐怖小说家们一夜之间失去了自信出现了一批忠实的模仿者和拥趸作品中无不充斥着“绘画”和“密码”之类的道具并乐此不疲。这使我想起80年代的中国小说界随着《百年孤独》和博尔赫斯的引入和走红我们的作家都步调一致地开始用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的腔调说话和写作结果正如前辈评论家李陀先生所说我们生生把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模仿糟蹋成了二流作家。而中国文学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绕了一段很大的弯路。所以说西方的恐怖小说只是我们写作的一个标杆不应该是批量生产的模子。 我曾经考察过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历史二次大战后美国恐怖文学为什么走入了低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题材和手法的重复内容脱离现实情节荒诞不经使读者感到了厌倦。今天面对方兴未艾的国内恐怖小说我也充满了忧虑。作品内容和构思的重复手法的单调和盲目的模仿和彼此跟风正阻碍和危害着国内恐怖小说的发展。——难道我们的小说里除了精神分裂、心理暗示、催眠、梦游以及招魂术之外就没有别的可写了么此时我不得不又要提一下斯蒂芬·金尽管有人已经笑我言必称金。70年代以后美国的恐怖小说开始了一次全面的复兴以斯蒂芬·金、安妮·赖斯作品有《夜访吸血鬼》《肉体窃贼》为首的一批天才作家在继承传统恐怖小说遗产的同时紧密联系美国社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和变化在手法上又吸收和借鉴了纯文学以及其他类型小说的若干要素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当代恐怖小说的模式。小说将传统恐怖小说中的鬼魂、活尸、吸血鬼、人狼等超自然的成分做了现实化的处理使传统的一些恐怖原型和因素与现实社会的新问题甚至某些重大的事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扩大了作品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容量。他们的小说比以往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着力描写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个人所承受的不寻常的压力和恐惧由此在广泛的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此也真正掀起了西方恐怖小说创作的高潮同时也造就了斯蒂芬·金在世界恐怖文学史上高山仰止的大师级地位。 全文发《海上文坛》2006年第10期摘发《胆小鬼》2006年第11期 恐怖小说包含所有类型小说其实是商品它的真正发展和兴盛取决于读者的阅读需要。如果说几年来国内恐怖小说有了些气候和市场完全是因为有一大批的迷恋恐怖悬疑文学的读者虽然我们常恭维读者是上帝有宽宏大量之心但是读者也可以变成撒旦他她同样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种力就是厌倦和拒绝。从国内十几年图书市场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来观察任何一种文学类型一旦不思进取而且形成泛滥和溃疡的时候它就会被人们无情地遗忘和唾弃恐怖小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知道国内的恐怖小说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发行销售相比还是个零头。不久前我与从美国回来的鬼古女夫妇聊起美国恐怖文学的市场他们说在美国即使是二、三流的恐怖小说销售也在几十万册而我们最好的恐怖小说销售记录也不过30万册。所以我以为恐怖文学在中国其实是机遇与陷阱并存生长与毁灭同在。恐怖小说还是有很大的市场与发展的空间而我们的作家也需要有清醒的自省意识和探索精神。如果我们的作家们一如既往以平庸、虚假、拙劣的面目来敷衍读者那么恐怖小说的严冬很快将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