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网站建设收费,xyz后缀的网站,南宁网红打卡景点,汕头建设网站的公司一. 前言 本篇文章详解介绍一下如何安装Ubuntu系统#xff0c;笔者在安装的过程中踩过很多坑#xff0c;重装了很多次#xff0c;现在把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列出来#xff0c;供大家参考。
二. 准备工作 这个环节很重要#xff0c;工欲善其事#xf…
一. 前言 本篇文章详解介绍一下如何安装Ubuntu系统笔者在安装的过程中踩过很多坑重装了很多次现在把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二. 准备工作 这个环节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 固态硬盘 如果是做系统源码开发的话买一块内存大于 512G的SSD如果经济条件好的话容量越大越好 一定要在正规官网渠道购买有些二手固态硬盘容量显示没问题但是实际存储容量与实际不符合会导致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简直会让你怀疑人生。
2.2 UEFI GPT 安装 安装之前查看一下自己电脑的BIOS系统的类型使用快捷键win R 输入msinfo32 如图
如上图所示在右边找到“BIOS模式”看是否为“UEFI”。 一般2012年之后的电脑, BIOS的主流模式都是UEFI模式。 从GPT分区的硬盘启动则主板使用UEFI、硬盘使用GPT分区、操作系统支持GPT和UEFI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目前比较新的64位Linux系统和Win8系统都是支持UEFI的所以都是需要从GPT分区的硬盘启动的。 如果是UEFIGPT分区表模式那么给ubuntu分区的时候不用设置/boot分区设置efi系统分区 如果是legacyMBR分区表那么就要设置/boot分区都2023年这种安装方式要淘汰了
2.3 制作启动盘 1. 使用 rufus工具制作启动盘下载地址Rufus 2. 下载Ubuntu iso镜像 下载地址 ubuntu-releases 3. 准备好一个至少8G的U盘制作启动盘。
2.4 电脑设置 以笔者的电脑举个例子型号:联想E430c 其他型号电脑文章中下面的设置略有区别请另外查阅相关资料。 一般笔记本有一块默认自带的机械硬盘一个可以扩展固态硬盘的接口SATA 格式 或 mSATA 格式强烈建议 把两个系统分开装互不影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 我是把经常要使用的Ubuntu系统安装到1T的固态硬盘上之前的Window系统还是默认安装到电脑自带的机械硬盘上电脑在BIOS中设置启动顺序优先级默认先启动装有Ubuntu系统的硬盘如果要进入window系统则开机后通过 F12 选项 启动安装有window系统的那块硬盘即可。 小技巧在安装Ubuntu系统到固态硬盘上的时候最好把机械硬盘拆卸下来 这样子当安装完成后两个系统没有交集就互不影响。
重要重要重要 安装之前一定要设置好
联想笔记本是 开机之后按F1是进入到BIOS模式
1. 设置 UEFI/Legacy Boot选项 为UEFI 如图
2. 关闭secure boot 设置成disable很重要如不设置可能导致装完nvidia显卡驱动后无限重启 有的电脑没有可以略过此设置选项
3. USB启动为enable 目的 可以通过USB盘启动系统如下图
进入StartUp - Boot 光标移动到USB选项上然后按“”号将USB移动到第一行从USB启动系统
三. 普通安装 3.1 解决卡在logo界面 通过USB系统盘启动后进入到如下界面
这里会有一个坑Ubuntu启动时卡在logo页面无法继续安装步骤问题原因是显卡驱动与Ubuntu系统不兼容解决方法 移动到 Install Ubuntu 此项上然后 输入 e edit模式进入到编辑模式界面
找到
quiet splash --- 去掉后面的 splash 后面的 --- 修改成如下
quiet splash nouveau.modeset0
笔者电脑修改如图
其他型号电脑可以修改成 quiet splash nomodeset
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修改 Fixing Ubuntu Freezing at Boot Time
然后F10重启重新安装
3.2 完成安装 做为开发用途的话建议选择英文安装 点击continue
安装过程比较简单下面这个步骤建议 选择正常安装 不要选择最小安装 正常安装的话把系统必要的lib库文件安装上免得你到时候自己单独安装太麻烦。
选中第一项“正常安装包括网络浏览器、工具、办公软件、游戏和媒体播放器 最后一步 等待10分钟左右系统会自动安装完成提示重启 拔掉U盘以免还是通过U盘启动系统 好了到这里就安装完成了。
如果你的Ubuntu系统是用来开发的话尽量少装一些娱乐影音视频通讯等软件尽量用 Ubuntu系统自带的中文软件安装越多系统崩的可能性越大由于Ubuntu系统安装在整块磁盘上面系统崩的话只能重装就会把你的数据全部清除掉了损失就大了。
四. 分区安装 与普通安装的区别就是和window系统一样设置 C D E F 磁盘当然Linux系统也类似这样子的好处就是当Ubunut系统崩溃掉不得不需要重装系统我们还可以保留Home用户数据区避免用户数据代码和文档丢失。 分区安装在此步骤时选择其他安装
EFI 、/swap、/、/home这几个子分区的“设置顺序”问题
而作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几分必要性
i/boot分区即EFI System Partition作为启动引导器的装载位置首当其冲应放到第一位ii/home分区的大小往往与用户自身对程序代码、数据等的需求相关即用户需要在该分区下放哪些相关的资源不少应用的默认下载地址就在/home/Username/programming_name等。
干脆在分配完EFI System Partition、/swap、/三个必要的基础分区后将剩下的空间都留给/home这也是最后才划分/home分区的最主要原因。
综上这里进一步总结EFI、/swap、/、/home四个基础分区的详细信息
挂载点 大小 新分区类型 新分区的位置 文件系统 设置顺序 备注 EFI 2G 逻辑分区 空间起始位置 安装时不用选择 1 启动引导器的装载分区 /swap 8G 逻辑分区 空间起始位置 安装时不用选择 2 交换分区其设置与PC实际内存有关当前PC的内存有16G / 80G 主分区 空间起始位置 Ext4日志文件系统 3 /root /home 900G 逻辑分区 空间起始位置 Ext4日志文件系统 4 用户分区其设置与用户自身对程序代码、数据等的需求相关 举个EFI分区设置实例 图片如下
4个分区设置完成后分区如下
接下来也就是正常安装步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