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如何创建站点,个人接做网站多少钱,电商类网站有哪些,兰州市政建设集团网站IP 协议的报文格式 4位版本号#xff1a; 用来表示IP协议的版本#xff0c;现有的IP协议只有两个版本#xff0c;IPv4#xff0c;IPv6。
4位首部长度#xff1a; 设定和TCP的首部长度一样
8位服务类型#xff1a; #xff08;真正只有4位才有效果#xff09;#xf…IP 协议的报文格式 4位版本号 用来表示IP协议的版本现有的IP协议只有两个版本IPv4IPv6。
4位首部长度 设定和TCP的首部长度一样
8位服务类型 真正只有4位才有效果类似于模式/形态 切换。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4位TOS字段和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为0。4位TOS分别表示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这四者相互冲突只能选择一个。对于ssh/telnet这样的应用程序最小延时比较重要对于ftp这样的程序最大吞吐量比较重要。
16位总长度 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16位总长度为64kb但是IP协议自身支持“拆包组包”机制如果需要携带比较长的数据的时候IP协议会自动的把一个数据报拆成多个数据报接收方在进行分用时也会把多个数据报合并成一个数据报。
16位标识 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如果IP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id都是相同的。 13位分片偏移 是分片相对于原始IP 报文开始处的偏移。其实就是在表示当前分片在原报文中处在哪个位置。实际偏移的字节数是这个值 * 8 得到的。因此除了最后一个报文之外其他报文的长度必须是8的整数倍否则报文就不连续了。因此当一个数据报被分片后数字小的为前面的数据报数字大的为后面的数据报。 3位标志字段 第一位保留保留的意思是现在不用但是还没想好说不定以后要用到。第二位置为1表示禁止分片这时候如果报文长度超过MTUIP模块就会丢弃报文。第三位表示更多分片如果分片了的话最后一个分片置为0其他是1。类似于一个结束标记。 8位生存时间TTL 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一般是64 。每次经过一个路由TTL - 1一直减到0还没到达那么就丢弃了。这个字段主要是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 8位协议 表示上层传输层协议的类型。 16位头部校验和 使用CRC 进行校验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只需要校验首部。 要想知道什么是源IP就得知道什么是IP。 IP地址主要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其他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网络地址。简单说 IP 地址用于定位主机的网络地址设备所在 。就像发送快递一样需要知道对方的收货地址快递员才能将包裹送到目的地。 IP 格式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如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通常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来表示即 a.b.c.d 的形式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如100.4.5.6。 特殊 IP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 本机环回主要用于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系统内部为了性能不会走网络的方式传输对于 开发网络通信的程序即网络编程而言常见的开发方式都是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我们整个的课程凡是提到IP协议没有特殊说明的默认都是指IPv4。 IPv4数量2^32大约43亿左右而TCP/IP协议规定每个主机都需要有一个IP地址。对于全世界 计算机来说这个数量是不够的所以后来推出了IPv6长度128位。但因为目前IPv4还广泛的使用且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所以IPv6也就没有普及。 那么IPv4的地址不够用怎么办有这几种方法。 1动态分配IPDHCP你这个设备不会一直需要上网等需要上网时就分配IP不需要时就不先分配。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缓解但不能根治。 2NAT机制网络地址转换把IP地址分成两大类1.内网IP不同的局域网的IP地址可以相同同一个局域网的内网IP地址不可以相同。此时大量的设配可以使用同样的IP了在不同的局域网IP不够用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外网IP外网IP不能重复。 如果是同一个局域网内部之间的设备进行通信那肯定可以但是如果A局域网的设备想和B局域网中的设备通信这两个设备的IP地址可能相同哪怎么办这种情况是禁止的如果想通信就需要有一个带有外网IP的设备进行中转。那么局域网中的设备如何访问带有外网IP的设备呢当局域网中的设备访问带有外网IP的设备时如向一个服务器发送信息这个信息经过层层中转到达电信路由器带有外网IP然后触发NAT机制此时这个外网IP就会将信息中的源IP替换成这个外网IP替换后会维护一张映射表描述着替换前的IP和替换后的IP然后在发送给该服务器当服务器返回响应后给这个外网IP然后这个外网IP就根据这个映射表将目的IP给替换成原来得IP这样就完成了交互。上述过程是简化的其实在到达电信客户端时就可能经历过多次NAT机制。不过NAT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效率不高非常繁琐不方便直接访问局域网内的设备也不能真正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等。而IPv6因为数量够大它才真正解决了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不过IPv6和IPv4不兼容。那么为什么IPv6没有大规模普及呢可能是因为要想升级IPv6就需要更换路由器等设备而IPv4则只需要路由器厂商开发出新版本的软件升级软件即可直接支持这也是NAT的最大优势“纯软件实现”。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1网络号标识网段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2标识主机同一个网段内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但是必须具有不同的主机号。 同一个局域网中设备的网络号必须相同主机号必须不同不同的局域网的网络号必须不同。那么如何分辨哪个部分是网络号哪个部分是主机号呢这就要通过子网掩码来识别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一样也是4字节32位整数左侧必须是连续的1右侧必须是连续的00和1不能穿插n个比特位为1的是网络号m个比特位为0的为主机号。如有20个比特位为112个比特位为0那么IP地址前20个比特位为网络号后12个比特位为主机号。 上述说的是IP协议如何管理地址IP协议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路由选择。当传输信息时由于路由器无法了解全貌只能认识部分网络情况和它相邻的设备情况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路由转发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路由器转发数据的过程相当于问路每个路由器内部有一个数据结构路由表数据报到达路由器的时候就需要查询路由表问路如果查到了就可以直接按照这个方向继续转发数据就能到达。如果没查到路由器会给一个默认的方向下一跳地址沿着默认方向走往往是走到上一级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