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网站优化,2021给个最新网站,方案策划网站,html网站建设的步骤内容来源#xff1a;2021 年 6 月 5 日#xff0c;由 SegmentFault 思否主办的 2021 中国开发者生态峰会圆满落幕。会上#xff0c;华为云产品专家、开源社理事长庄表伟发表了主题为《License之外#xff0c;社区的规则与潜规则》的演讲。分享嘉宾#xff1a;庄表伟#… 内容来源2021 年 6 月 5 日由 SegmentFault 思否主办的 2021 中国开发者生态峰会圆满落幕。会上华为云产品专家、开源社理事长庄表伟发表了主题为《License之外社区的规则与潜规则》的演讲。分享嘉宾庄表伟华为云产品专家开源社理事长速记整理及发布SegmentFault 思否编辑部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次中国开发者生态峰会与大家聊聊规则相关的话题。咱们会场第一排有桌子、有水、有杯子第二排后面就没有这是一种规则。我上次去一个数字中国创新大会在桌子的前面还有一排真皮沙发一个位置是两个人那么宽这也是一种规则。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关于规则的事情当然除了规则还有潜规则。首先是前置说明包括何为规则何为潜规则何为社区等等。这其实只是一个思考框架。这个ppt还会不断的生长也许某一天会变成更长的一篇文章或者是n篇文章甚至会演变成合集等形式。何为规则首先是情、礼、法三部分。人情世故基本的人情冷暖人和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基本的伦理规则这是第一部分。我对你讲礼你也对我讲礼礼尚往来要有礼仪、懂礼节这些是礼仪、礼节方面的规则这是第二部分。最后才是法律当我们说到规则很多时候都会只停留在第三部分--法律我们往往会把规则理解为法律但其实规则不仅仅是那些成文的法律。我们有成文法成文的规范我们社区有License有授权协议有CLA等这些都属于法的层面。 但是为什么会存在Code呢简单来说我们认为这个社会在不断发展在原始的、几百人的小村庄时大家互相之间不会讲礼或者法只会讲基本的伦理道德到了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就开始讲基本的礼节再往后发展成道、德、仁、义、礼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讲道然后开始讲德然后讲仁、讲义。普罗大众在丢失了仁义道德之后才会讲礼。等到不守礼之后才会制定法律。因为社会变复杂了你的礼和我的礼你的道理和我的道理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有强制力的更具有一致性含义的成文法律来规范社会。但是法律其实是很落后的因为所有的法律需要有专业人士来解读需要有专业人士去执行比如律师、法官、执法人员等等。所以会出现代码比如说一张门卡在门禁处刷一下门就开了。这背后其实是一条规则即有权限的人能进门没有权限的人不能进门。但执行的人不是门卫而是一个智能的可以执行的代码。它背后其实也是规则只不过它被更加迅速的不会产生任何歧义的执行了。这是我们所理解的规则。 何为潜规则 潜规则的特征就是在制定规则之前的那部分。比如说我们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一天有人发了一篇广告我们就制定了第一条规则发广告之前必须先发红包。等到有人每天都在发广告我们又制定了一条规则发广告之前必须先发大红包。这样的过程就是从潜规则变成了规则但这种规则很难被执行如果他跟群主关系特别熟或者给群主某些好处他就可以在群里一直发也不会被踢掉因此还是存在潜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并不是每次都会生效的要看管理者的意识管理者背后的原因但有些原因是不公开的。在大一点的社区我们会观察社区里各种现象我们会形成部分小圈子在背后揣摩为什么他被封了为什么他被禁言了为什么他的帖子被删掉了等等我们会揣摩各种原因比如他可能做了某些事情或者他没做某些事情这些东西就是潜规则。我们可以发现任何社区都会有潜规则没有社区是没有潜规则的完全公开透明的。 何为社区 首先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创造一些东西比如说做一款开源软件在做这款开源软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打磨、改进、提升、完善作品形成的社区就会产生某种“近悦远来”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你的产品、开源项目社区氛围而来。社区里的人也会沉浸其中。当人多了随之而来的矛盾冲突也会多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去完善规则。这个时候又会回到志同道合的过程因为在完善规则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思考在社区里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是被鼓励的哪些事情是不被鼓励的。如果这个社区有足够的群体意识我们会自省我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为什么做社区我们的志向、初心是什么所以我们才会制定规则。因此这是一个循环。如果做的好就会有良性的发展社区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而且有越来越完善的运作良好的规则会创造更好的作品。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开源社区会发生的事情。 普通伦理 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简单的伦理。在任何社区我们都会看到一些现象即争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回到这一条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条是君臣父子长幼有序这是传统中国的伦理但在开源社区或技术社区还是这样吗未必。因为在技术社区强调人人平等但是又强调贡献。具体的背景我们待会展开来说。当然仁义礼智信这些也是社会需要的伦理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黑客伦理 黑客伦理其实是绝大多数开源社区最信奉的基础伦理。有两本书一本书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另外一本书叫《黑客伦理与互联网精神》内容是关于黑客怎么做事情的。书里提到不迷信权威促进分权因为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我们去评价黑客的标准应该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学位、年龄、种族、性别、职位等等虚假标准。这是黑客伦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人人平等与精英治理 在开源社区存在一种现象人人平等与精英治理。其背后潜在某种矛盾性。最初大家都是平等的慢慢地那些做了很多贡献的人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最多的特权他们犯了错误也不容易被追究。举个例子有一个叫Linus的人在社区里骂人甚至竖中指。虽然社区里会有人批评Linus但是那些批评的人不重要。大家会觉得他是大牛大牛好厉害大牛好酷。 在社区里面存在这种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抑制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必然会出现因为我们很自然地会去崇拜那些做得最多、最好、最快、最牛的人我们必然会崇拜他们而且我们必然会对他们更宽容。我们必然会在很多事情上对他们的评价偏高而不会偏低。相反地社区来了新人当他提交代码的时候大家就会用一种警惕的眼光看着他对他会比较苛刻。这种现象也是需要抑制的如果一个社区能够对新人比较友好那么这个社区就能更好的成长。但是一些自我认知特别强的社区很容易对新人不友好或更加苛刻。 社会之礼与社区之礼 我们再来说礼的部分。左边是社会的礼右边是社区的礼今天我们把它分成礼仪、礼节和礼物。我们的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礼仪比如说婚丧嫁娶我们要办仪式或办酒又或是请客吃饭这是社会礼仪。我们一群人通过今天这样的大会认识新朋友大家一起聊天这是我们的社区礼仪。 第二部分礼节。在社会里面我们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第一次见面要以什么样的称谓、姿态称呼对方这就是社会的礼节。在日本就更夸张比如他们鞠躬的度数都会有规定对不同地位的人鞠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们的礼节。而在我们社区里面其实也有一些礼节比如说你第一次到社区去提问的时候你要想清楚该如何去提问。而当你在社区里面跟人交流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跪求答案”“求人救救我吧”“在线等急”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社区交流姿态。反过来如果你以非常客观、平和的的方式去提问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尊重。这就是提问的艺术。至于礼物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社区都会强调。因为礼物这件事情在开源社区是有传承的。有一本书叫做《大教堂与集市》里面提到社区的人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代码贡献出来为什么在把自己的代码贡献出来之后会得到整个社区的普遍尊重其实这就是一种礼物文化。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那些贡献礼物最多的人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对应开源社区那些写出最高水平、最优秀、最重要的开源项目、开源代码的人他们向社会贡献了最重要的礼物他们就会有最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社区的礼。 社区中的成文法 社区中有很多成文法比如说许可证、商标、隐私、Code of Conduct、GDPR、Code Style、信息安全、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等。这些都是专业人士去研究的因为我是非专业人士所以我就跳过了。 社区中的自动化规则 接下来谈的是Code有一本书我非常推荐是一名法学家写的叫《Code 2.0》。在互联网刚刚诞生不久他就研究在互联网当中的各种Code他认为Code is Law,所有能够通过代码的方式自动执行的规则未来会在社区里在社会上甚至在全世界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 我曾经在一个叫JavaEye的社区呆过它是最早在社区里实行某种积分与权限挂钩模式的。比如最初进入社区时你的等级是一颗星慢慢地随着你写帖子的数量就会变成两颗星、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然后变成一个皇冠、两皇冠逐渐到五皇冠。你的星和皇冠代表着你的积分的权重。例如有一篇帖子我们觉得很差点击认为它是垃圾帖当一个垃圾帖的获得投票的积分达到了20分那么帖子就会直接被收到垃圾箱。每个人只能点一下但是权重越高的人投票的分值也越高。不管是Stack Overflow还是思否都有自己的积分体系背后的逻辑有自己不同的设计我们认为他们都是被代码所自动化执行的规则。当然还有GitHub的自动化规则比如说Action、Robot还有一个近几年出来的叫做Issue PR Template。再比如说Gerrit它也是一种Code Review的工具它代表的是如果一段代码有超过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认为这段代码很好那么这段代码就能够被合并到主干。在我们公司其实也在用类似的积分规则。这个积分规则产生了很多种变体比如说我们可以规定当超过五分或者三分时某段代码才能够被合并。每个人手中的权重最多两分甚至是一分那么也就意味着团队人数越多那么就需要更高比例的人同意这段代码。这些规则是用来更加简便地调控社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更公平、合理地管理社区。 社区中的潜规则 社区里有很多人设在一个社区别人是如何看待你你为自己定的是什么样的人设这很重要。有这样一种人叫做发帖机器他们在微信群里通常先发帖再发一个红包请大家帮忙转发。这种人在社区里是食物链的最底端他们或许是被迫干这种事情的但所有人都不会尊重他们也不会重视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设。有次我在微信跟某商学院的教授聊天发现他也在干这种事情。他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发到群里面。过了两天他又重发了一遍群主就提醒他说你发重了吧。他轻描淡写地说“哎呀不好意思。”我就跟他说你在社区里是有人设的你的人设决定了别人会不会看你的文章。如果你的人设是发贴机器哪怕你的文章写得再好别人也不会看。这个潜规则是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人设是发帖机器一旦你被人打上这种标签你在社区里就会很难生存。很多刚刚开始做社区运营的朋友们尤其是小朋友们特别容易把自己最初的人设定位在那儿。我特别希望做社区的小朋友们如果可以的话做更高端一点的人设别人也会更接受你。还有一些人特别喜欢在社区里找存在感例如杠精。这种人一旦识别出来应该第一时间踢掉因为这种人他不增加整个社区讨论的质量不提升整个社区讨论的层次他们只会带来流量而这种流量是有毒的。但如果是纯粹以KPI方式运营的社区会对这种人又爱又恨觉得他们至少也是社区活跃的一份子也引发了社区的争论。但是这种人会毒害社区的。当提及大妈体质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人是周琦Python大妈他在社区里张罗大大小小的事这种人其实很了不起他是社区存在的核心或者说是社区存在的原因。当我们开始做社区运营时不做成杠精不做成发帖机器而立志成为社区的大妈那么这个社区就会比较有希望。当我们在一个社区时我们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想清楚我希望别人怎样看待我。比如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人设是别人觉得我的讲话都比较有道理。如果能够维持这样人设那么别人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来问我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因此你在这个社区里就是一个分享者别人愿意接受你的意见、你的看法那么你就会成为某种KOL。而这是值得追求的人设。 规则的宽容度在前面已经说过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社区内部的沟通渠道通常“繁荣”的微信群还会有某些鲜为人知的小群。这些小群就是小圈子用于打小报告、私下探讨。前不久我在微信群里遇到一个“杠精”群里很多人对他的风格、他的语言颇为不爽轮流跟他吵。后来我私底下找到群主暗示群主能够把他踢掉后来他果然被踢掉了于是整个群优回到了和谐、愉快的氛围里这就是潜规则。还有一个潜规则很重要如果你是社区的运营者你要对社区有直觉。你要知道社区现在是什么氛围是好还是坏某条规则应不应该执行如何去执行去调整。这些都是要靠社区运营的直觉的。 结语禅与社区运营艺术 一个社区运营最重要的特质是要有社区直觉。所以我很想推荐一本书叫做《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的作者在书里提到了一个词翻译成“良质”英文叫quality即质量的意思。他反复地说我不能定义什么叫良质。在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也不定义什么叫良质我们可以采用循环定义什么叫良质即能够被品味所感受到的。什么叫品味即能够体会到良质的能力。比如说我是一名美食家我觉得某道菜很好吃即我是一个有品味的人这道菜就有良质。那么如果某个人不是美食家他不知道这道菜好吃还是不好吃他就是没有品味的人。做任何一行都要不断磨练你的技艺。比如你是一个美食家能够分辨菜好吃还是难吃但是你并没有能力自己做一盘好菜因为你技艺不行。所以首先你得有品味要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技艺最后不但能够知道什么是良质也能够创造出良质。回到社区运营的情况和语境你要沉浸在社区里不断地感受社区是好还是坏不断地去体会、去理解这个社区的规则是如何运行的它的规则应该如何发生作用你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最后你有可能创造出一个越来越好的社区。 谢谢大家。关注【开发者生态】公众号回复zbw 下载演讲 PPT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庄表伟演讲视频重温精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