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号怎么放到网站,顺企网官网电话,免费html5中文网站素材,seow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歌
我最近有天夜里打车打到一辆威马汽车#xff0c;车里乌漆麻黑一片#xff0c;我好奇地问#xff0c;“师傅你中控屏咋不打开#xff0c;太黑了。”师傅带有怨气地吐槽#xff1a;
“X#xff0c;威马破产了#xff0c;车机也停了”。 车子…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歌
我最近有天夜里打车打到一辆威马汽车车里乌漆麻黑一片我好奇地问“师傅你中控屏咋不打开太黑了。”师傅带有怨气地吐槽
“X威马破产了车机也停了”。 车子买的威马汽车房子买的恒大期房股票放在了大A大概是这代年轻人最惨的事情了。
这是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申请破产之后车主遭遇的悲剧之一现在的威马汽车由于后台停摆车机、App和客服电话全停用。
要知道威马可曾是一众造车新势力里融资额最大的车企前后融资了410亿元全部烧完却只卖出了116822辆汽车。
现在呢这11万多辆汽车就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荡在中国的公路上。 雷歌我算是发现了只要是靠烧钱烧起来的行业坠落也是最惨的。
从团购行业“千团大战”到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每个风口上的行业能存活的都是少数。
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做了创维汽车的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曾说过一个数据“2017年国内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有大约1600家企业到了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剩下200家”。而到了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大约是160余家。
你看新能源汽车仅仅6年时间就死了9成。
2024年这场死亡潮还会继续如果不想再买到威马、拜腾这样的“烂尾车”怎么辨别
恰好我找到了三个危险信号有这些特征的车企造的车我是坚决不碰的。
一、还在烧钱巨亏的很危险。
威马为什么死就死在没钱可烧了。
为了缓解资金链问题威马死前都还在融资2022年企图在港交所IPO以失败告终。融资就是因为威马一直在亏损2019-2021年威马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窟窿越来越大就越需要融资填窟窿。
当前还活着的造车新势力除了理想已经盈利之外其他如蔚来、小鹏、华为问界都还在亏损靠烧钱续命。
华为做车BU光截至2022年底就烧了206亿元而营收仅有20.77亿元。
再看蔚来。光去年三季度就净亏损45.57亿元。更夸张的是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蔚来汽车近五年半来归母净利润已累计亏损764亿元。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过特斯拉亏了16年蔚来成立才几年“你不可能期待一个小孩子养家”。
你看他笑得多开心。 再看看小鹏汽车2023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分别净亏损23.37亿元、28.05亿元、38.9亿元。
哪吒汽车在亏损上也“不遑多让”2020年到2022年分别净亏损 13.21 亿元、29 亿元、69.1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11.5亿元。
除了这些有公开数据的车企还有一众小品牌零跑汽车、哪吒汽车、高合汽车无不在烧钱亏损。
这些车企背后都有无数的金主爸爸给他们造血供他们烧钱。问题是如果一直不盈利谁也没那么大的家底给你一直烧。
2万亿的恒大都能倒还有什么不能倒 当然烧钱亏损能不能长远车企能不能翻身要看车企能不能做高销量创造规模效应要看车企自己盈利的明确销量线、时间点。
华为余承东曾说过华为帮车厂实现销量过了100万车BU就能盈利。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表过态希望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经营利润转正。
真要达到这些目标就涉及到第二条红线
二、月均销量2.5万辆是生死线上者生下者死。
直接说结论月销量2.5万辆的是一个生死线能达到这个线就有盈利的希望。这个数据虽然不绝对但有代表性。
在价格战的市场下销量上不去的车企就是等死。
在造车的巨大成本下车商要盈利就一条路靠规模效应摊薄边际成本拉高边际收益。高端产品如理想和蔚来的毛利率还能高一些而低端产品一般毛利率越低更需要走量。
特斯拉从2003年成立到2018年全年盈利原因就是它的销量规模效应已经起来。这一过程熬了16年。理想汽车从2015年成立到2023年盈利花了8年时间。
理想和特斯拉盈利的共同特征就是季度销量冲破8万辆。理想2023年一季度盈利时季度销量是8.6万量。特斯拉2018年三季度开始盈利时季度销量是8.4万辆。月销量均在2.5万辆以上。
用这两家做参考意味着盈利的要求月销量至少在2.5万辆以上年销量要到30万辆以上。
造车新势力里面在2023年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理想汽车37.7万辆。
其他造车新势力的2023年销量蔚来只有不到16万辆小鹏13.3万辆合众哪吒10.5万辆华为问界9.27万辆……不过华为问界今年1月份月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达到32973辆如果按照现在问界月销3万多辆的趋势继续华为车BU在2-3年里就能达到盈利的目标。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在2023年初为公司定下了全年2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说“如果2023年销量上不去那后面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现在零跑汽车2023年销量数据出来了14.42万辆。
对比够明显了吧朱总的提示也够清楚了吧。
三、不买没实力没靠山的车单打独斗没有出路。
汽车产业本身是重资产、重资本的没有资本就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当年特斯拉差点死在产能不足上直到在上海拿地建了超级工厂这就是靠山的实力。如今特斯拉已经越过烧钱模式越过盈利线进入稳定阶段。
理想、蔚来和问界烧钱也烧了好些年了动辄一年烧钱上百亿没有靠山就不能活。
当然靠山是否真的可靠也要看自己的本事。
威马烧了410亿元不能说没有靠山最后资金链断裂时靠山没有再出手相救足以看出他们对威马的失望。
于是最近的汽车厂商也在寻找新的竞争力。
小鹏与大众汽车达成合作获得新融资50亿元还与滴滴合作来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
蔚来与OPPO合作后者将折叠屏适配蔚来汽车上蔚来自己也下场造手机还与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合作布局充换电服务点。
这些都是为了寻找新的竞争力换得金主爸爸持续的信任。
如果说十年前小品牌还能在新能源汽车如入无人之境大吃四方。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如蛟龙恶斗腥风血雨了小品牌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因为整个市场需求已经被填满了。如果按照车聚网整理的这个数据目前年销量新能源汽车30万辆以上的有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理想、吉利6家。 来源车聚网
关键是这几家已经覆盖了价格5万到100万的区间。有实力的新进者还能和他们抢口饭吃小品牌你拿什么打。
比如年销量30万辆以下的里面还有一大批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长安、长城、上汽大众、比亚迪戴勒姆、奇瑞汽车、华晨宝马……他们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暂时销量不高但只有背后强大的靠山在他们仍能造血烧钱在营销、产品设计、更新迭代上不断发力未来盈利的希望仍在。
当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有停产的可能那最多也是买到一款绝版车售后服务
的体系仍然在。
你要买到威马、拜腾的烂尾车连个售后电话都打不通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大批几乎没什么关注度的新能源品牌他们的销量更低合创、小虎、天际、电动屋、理念、阿图柯……在价格战下他们的存在感和生存空间越发微弱、狭小。
说到烂尾车想起我曾看过太多悲剧。2015年之后许多P2P投资人问我某家平台的理财产品怎样遇到我没听过的我就告诉他们一句话
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聚焦智能汽车助力关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