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站科目,wordpress做首页,外包公司和劳务派遣哪个好一点,门户网站区别目录 摘要
1 设计任务要求
2 设计方案及论证
2.1 任务分析
2.1.1 晶体振荡器电路
2.1.2 分频器电路
2.1.3 时间计数器电路
2.1.4 译码驱动电路
2.1.5 校时电路
2.1.6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
2.2 方案比较
2.3 系统结构设计
2.4 具体电路设计
3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目录 摘要
1 设计任务要求
2 设计方案及论证
2.1 任务分析
2.1.1 晶体振荡器电路
2.1.2 分频器电路
2.1.3 时间计数器电路
2.1.4 译码驱动电路
2.1.5 校时电路
2.1.6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
2.2 方案比较
2.3 系统结构设计
2.4 具体电路设计
3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论分析
3.1 电路仿真测试流程
3.1.1 时基电路部分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
3.1.2 计时电路部分
3.1.3 校时电路部分
3.1.4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部分
3.2 数据分析和结论
3.3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4 收获与体会
5 参考文献
附录 1.元器件清单 2.PCB版图 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数字钟适用于自动打铃、自动广播也适用于节电、节水及自动控制多路电器设备。它是由数子钟电路、定时电路、放大执行电路、电源电路组成。为了简化电路结构数字钟电路与定时电路之间的连接采用直接译码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更改设定时间容易、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介绍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方法。 1 设计任务要求
[1] 时-分-秒6位LED显示
[2] 时分可以按键校准
[3] 一路定时和准点报时。 2 设计方案及论证
2.1 任务分析
要求1时-分-秒6位LED显示
分析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实现
要求2时分可以按键校准
分析按键产生脉冲经过计数器处理发送给译码器并由数码管显示
要求3一路定时和准点报时
分析定时和准点报时可使用通过一种预置初值的方法与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再通过蜂鸣器实现报时。也可以定时电路采用上述方法准点报时利用分位产生的进位脉冲触发蜂鸣器实现报时。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下图为构成框图。 . 图 1系统框图
2.1.1 晶体振荡器电路 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z的方波信号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
方案一由集成电路定时器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间标准信号源。 图 2 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图
方案二: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图 3 石英晶体振荡器图
方案三由集成逻辑门与RC组成的时钟源振荡器 图 4 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图
2.1.2 分频器电路 从尽量减少元器件数量的角度来考虑这里可选多极进制计数电路CD4060和CD4040来构成分频电路。CD4060和CD4040在数字集成电路中可实现的分频次数最高而且CD4060还包含振荡电路所需的非门使用更为方便。 CD4060计数为级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z的信号分频为z其内部框图如图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CD4060的时钟输入端两个串接的非门因此可以直接实现振荡和分频的功能。 图 5.1 CD4060内部框图 图5.2 CD4040内部框图
CD4040计数器的计数模数为4096其逻辑框图如图5.2。如将32768Hz信号分频为1Hz则需外加一个8分频计数器故一般较少使用CD4040来实现分频。
2.1.3 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一般采用10进制计数器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为减少器件使用数量可选74LS390其内部逻辑框图如图6所示。该器件为双2-5-10异步计数器并且每一计数器均提供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图 6 74LS390内部逻辑框图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与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下降没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相连。 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将10进制计数器转换为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7所示其中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分个位的计数单元的相连。 图 7 10进制-6进制计数器转换电路 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只不过分个位计数单元的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分十位计数单元的相连分十位计数单元的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时个位计数单元的相连。 时个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仍与秒或个位计数单元相同但是要求整个时计数单元应为24进制计数器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需将个位和十位计数单元合并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24进制转换。利用1片74LS390实现24进制计数功能的电路如图8所示。 另外图8所示电路中尚余2进制计数单元正好可作为分频器2Hz输出信号转化为1Hz信号之用。 图 8 24进制计数器电路
2.1.4 译码驱动电路 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为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用于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48。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其输出是OC门输出且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
2.1.5 校时电路 一般时钟都应具备校时功能,即对时钟的时间进行手动调整。
方案一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图10所示为所设计的校时电路。 图 9 方案一校正电路图
方案二在方案一基础上增加了了0.01uf的电容防抖动。 图 10方案二校正电路图
方案三校准电路由基本RS触发器和“与”门组成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是产生单脉冲主要作用是起防抖动作用。未拨动开关K时“与非”门G2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基本RS触发器处于“1”状态这是数字钟正常工作“分”进位脉冲能进入“分”计数器。拨动开关K时“与非”门G1的一个输入端接地于是基本RS触发器转为“0”状态。秒状态可以直接进入“分”计数器而“分”进位脉冲被阻止进入因而能较快地校准分计数器的计数值。校准后将校正开关恢复原位数字钟继续进行正常计时工作。 图 11 方案三校正电路
2.1.6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 一般时钟都应具备整点报时电路功能,即在时间出现整点前数秒内,数字钟会自动报时,以示提醒。 根据要求整点报时通过分计数器产生的进位脉冲控制蜂鸣器。闹钟部分选用74LS85四路比较器分别对时计数器和分计数器的高低位与定时电路对应的位数进行比较四路输出通过与门连接与时进位脉冲共同控制蜂鸣器。 选蜂鸣器为电声器件蜂鸣器是一种压电电声器件当其两端加上一个直流电压时酒会发出鸣叫声两个输入端是极性的其较长引脚应与高电位相连图示的三极管时为了驱动蜂鸣器。 图12 报时电路图
2.2 方案比较
晶体振荡器电路 用555组成的脉冲产生电路: R115*103ΩR268*103ΩC10μF 则555所产生的脉冲的为:f1.43/[(R12*R2)*103*10*1060.947Hz,而设计要求为1Hz,因此其误差为5.3%,在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使用。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采用的32768晶体振荡电路,其频率为32768Hz,然后再经过15分频电路可得到标准的1Hz的脉冲输出。 由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不仅与时间常数RC有关而且还取决于门电路的阈值电压VTH由于VTH容易受到温度、电源电压及干扰的影响因此频率稳定性较差只能用于对频率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综上分析选择方案二石英晶体振荡电路能够作为最稳定的信号源。
分频器电路 CD4060分频系数更高选择CD4060同时构成振荡电路和分频电路。
校时电路 通过比较可知方案二和方案三比方案一多了防抖动的措施稳定性更好方案二和方案三相比防抖动措施更好更完备但电路也更为复杂成本也更高通过比较选择方案二既能实现防抖动功能做出事物也更经济一些。
2.3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原理框图
2.4 具体电路设计 晶体振荡器电路R的阻值,对于TTL门电路通常在0.72KΩ之间;对于CMOS门则常在10100MΩ之间。 分频器电路R的阻值,对于TTL门电路通常在0.72KΩ之间;对于CMOS门则常在10100MΩ之间。 总电路图 3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论分析
3.1 电路仿真测试流程
3.1.1 时基电路部分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 在15级2分频电路后的输出端Q0接一个counter timer在Proteus上运行仿真观察Q0端口每个下降沿脉冲信号产生时counter timer的示数变化。
3.1.2 计时电路部分 根据原理图及确定的方案把24进制计数器、60进制计数器与译码驱动电路在Proteus上进行对应连接在秒部分的个位对应的74LS390的CLKA接上一个Hz的时钟激励源观察6个数码管的计数显示变化。 3.1.3 校时电路部分 根据原理图及确定的方案把计时部分和选用的校正电路在Proteus上进行对应连接在“校时脉冲”处接上一个1Hz的时钟激励源观察“时校正按钮”及“分校正按钮”分别按下时6个数码管的计数显示变化。 3.1.4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部分 根据原理图及确定的方案把整点报时电路和闹钟电路进行了二合一在Proteus上进行对应连接。
(1) 当计时数码管显示开关off,闹钟数码管显示开关on时通过“闹钟时设置按钮”“闹钟分设置按钮”进行闹钟设置然后闹钟数码管显示开关off计时数码管显示开关on通过校时电路调节计时电路在所设闹钟时间附近观察闹钟蜂鸣器在对应时刻的变化。
(2) 通过校时电路适当调节计时电路的时间观察每到整点时刻蜂鸣器的变化。 3.2 数据分析和结论
时基电路部分利用晶振和分频器产生了1Hz精准脉冲信号。 计时电路部分搭建了两个60进制计数器和一个24进制计数器分别实现了60进制和24进制。
校时电路部分利用两个轻触按键实现了分、时分别校时。
整点报时及闹钟部分利用拨码开关实现闹钟设定可视化利用比较器将计时与闹钟进行比较实现闹钟功能。利用门电路实现整点报时。
结论设计已实现所有功能。
3.3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仿真过程中脉冲产生电路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耗时过长观测变化不容易。原因可能是由于分频系数大导致的仿真计算量大增加了仿真时间。通过直接向计数器加1Hz时钟脉冲模拟脉冲产生电路的输出可以大大改善仿真效果。
2.在不增加数码管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当前时间与闹钟定时切换。原因为使用的计数器电路为组合电路没有记忆功能通过增加定时电路增加计数器电路和使用四个八路开关实现切换功能。
3.整点计时蜂鸣器不会触发原因是时计数器进位脉冲产生的连线选择错误CKA更换为CKB问题得以解决。 4 收获与体会 在做本次实训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电子技术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起初在小组分工中分配给我计时电路部分的任务时候最主要的部分就是24进制和60进制计数器虽然之前的数电课上学过可到了实际应用时候我花了一晚上的时候看到不知不觉困睡觉第二天醒来才豁然开朗搞懂它的运作原理每次出现这种感觉时候都会感觉自己有所成长。 随后在整点报时部分原理图、PCB绘制都让我感觉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在短时间内便做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等。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 5 参考文献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验教程》 刘鸣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 附录
1.元器件清单 序号 元器件型号 数量 备注 1 20pF 2 2 2N3904 1 3 K2-3.6×6.1_SMD 4 4 3.3k 4 5 10k 1 6 1k 1 7 10M 1 8 DS08 4 9 0.01uF 2 10 0.01u 2 11 BUZZER 1 12 SEG-TH_0.56×1_Cathode 6 13 32769Hz 1 14 74LS85 4 15 4060 1 16 SWITCH-MOMENTARY 1 17 74LS48 6 18 7432N 1 19 74LS390 11 20 74LS00 8 21 74LS08 5 22 HD74LS21FP 1
2.PCB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