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网站新增备案两次都未通过网站也打不开,2017网站发展趋势,温州最新消息,线上名片制作2019 年伊始#xff0c;社交巨人腾讯正式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xff0c;计划在未来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xff0c;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在技术建设上。BAT 三家里一直被诟病技术建设落后的腾讯#xff0c;终于开始补足自己的短板。这会对腾讯自身带来什么#xff1f;又…2019 年伊始社交巨人腾讯正式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在技术建设上。BAT 三家里一直被诟病技术建设落后的腾讯终于开始补足自己的短板。这会对腾讯自身带来什么又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腾讯成立技术委员会
腾讯技术委员会于1月4日正式成立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牵头几大事业群的技术负责人悉数进入技术委员会决策圈。
这也代表着自去年9月宣布的架构调整终于落地。当时腾讯总裁刘炽平发布全员内部信宣布成立腾讯技术委员会但并没有宣布更多细节以及负责人选。
据了解技术委员会同时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计划在未来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并推动业务在云上全面整合。
据悉区别于腾讯在过去对外开源所采取的“自下而上”的推进节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预示着腾讯希望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内部开源协同以帮助减少代码的重复开发提升项目推进效率。与此同时腾讯也希望通过技术委员会统筹内部研发工作在云端深度整合加速云上配置一体化并作为后续工作重心持续推进。
备受诟病的腾讯技术建设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引起过热议当下2018 年腾讯的技术建设是否处于落后同体量公司的状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473776
从不少高赞回答透露的信息量来看腾讯内部的技术建设的确问题多多。InfoQ曾跟其中一位答主进行过深入交流了解了他对腾讯技术建设的爱之深、责之切这里将部分内容摘抄分享。对全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此阅读。
研发体系落伍一个时代没有统一框架各组自造轮子代码管理系统逻辑混乱Bug多开发中的单元测试、A/B测试缺乏内网隔离Linux不得入域。技术领袖20122014 的出走在腾讯和 MSN 大战期间从微软挖来不少人才。然而这些人才在 2012 之后却一个一个地离开了, 连 CTO 都走了。喜欢招聘研究型技术人才腾讯偏爱研究型人才谈起技术却喜欢用“技术必须服务于业务”来搪塞学术型人才跟工业产品之间脱节严重。企业IT部门权力过大该部门在腾讯内部不仅关联到内网环境而且在开发、测试、部署、发布方面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腾讯一直缺少CTO来主抓技术导致欠下了非常沉重的技术债
缺乏代码规范包括开源代码在内都Bug多多SVN主导对Git支持非常有限开源文化落后几乎所有的基础框架都没有内部开源技术支持不足内部之间敝帚自珍数据技术不互通。
技术是科技公司的地基建在沙地上的高楼有倾覆的危险欠下的技术债迟早要还而腾讯的选择是当下。
要解决这种技术建设问题只有从组织架构入手。
前几天一篇《我如何成了腾讯架构调整的炮灰》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章中就提到原本由天天P图团队集成到腾讯云上的人脸融合技术因为架构调整而被取消服务最终导致创业团队正常业务无以为继沦为牺牲品。这可以认为是缺乏一个可以快速响应变化同时保持服务稳定的技术中台而恰好是技术委员会要解决的问题。
这次新推出的两个项目组开源协同可以认为是打破数据墙与组织墙让不同部门间可以进行方便的代码共享自研上云则可以认为是腾讯内部的技术换代从传统互联网技术全面切换到云计算时代技术。
完成这两个项目之后梳理出整个集团的技术地图才可以建设技术中台选择集团中最优秀的技术打造集团的技术基础设施。
互联网技术换代进行时
上周任正非签发公开信宣布华为要全面提升软件质量视高质量代码为尊严和个人荣誉同时也要对历史代码进行重构。腾讯和华为选择这个时机进行代码重构和技术中台建设正好切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个趋势我们已经分析过很多就是以Docker和Kubernetes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2017到2018年Kubernetes取得容器编排战场的胜利这个趋势就没有什么疑义了它会是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
腾讯和华为都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它们曾经的软件技术支撑了它们过去的荣光现在是时候进行换代拥抱新的技术了。
腾讯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愿景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伟大公司。但受人尊重的一个前提是尊重他人。成立技术委员会就是认识到技术重要性并真正尊重技术的开始。这样的腾讯也会收获来自开发者的尊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