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网站怎么发布文章,重庆自适应网站建设,网站如何做延迟加载,企业seo关键词优化文章目录错误1#xff1a; 将用户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错误2#xff1a; 将老板的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错误3#xff1a;将发明#xff08;invention#xff09;混淆为创造#xff08;innovation#xff09;错误4#xff1a;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用户的需求错误5#xff1a; …
文章目录错误1 将用户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错误2 将老板的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错误3将发明invention混淆为创造innovation错误4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用户的需求错误5 将“创建正确产品”当作“正确地创造产品”错误6 将“添加功能”当作“产品提高”错误7 无法分清“激动人心”和“有也不错”的功能。错误8 追求印象深刻的需求文档而不是追求感人的产品错误9 将产品发布当作了成功错误10 进入“喂养野兽”的模式做好一个产品经理非常不容易经常容易犯错误。本文详细描述了产品经理经常犯的十大顶级错误。对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创业者都可以借鉴。产品经理需要创造产品。上帝也是个产品经理他创造了人这个产品。
做一个成功的产品非常难除了需要有资源、时机等问题以外更大因素在产品经理。好的产品经理能协调资源能把握时机。但产品经理自己也经常犯错误。
最近翻看了之前的记录发现资深产品专家Marty Cagan 提过类似的观点。Marty Cagan曾经担任过网景的副总裁负责eBay 产品的资深副总裁有过非常丰富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管理经验。无招也参加过Marty Cagan 产品培训于是我和无招以Marty Cagan的总结为基础加上我们对产品设计的理解整理出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错误1 将用户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
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是收集完用户需求开始编写产品需求文档然后交给技术人员开发接下来跟踪项目进度协调资源验收成果最后发布产品。
整个流程没有错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在于产品需求如何确定。在淘宝内部的产品经理也是如此经常把运营同学的需求直接翻译成文档交给技术人员开发。最后的结果是产品的功能点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复杂成为一个大杂烩。
一定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思考需求把用户的需求转化成为产品需求。在火车没有出现的时候你问用户最想要什么用户会说我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用户的需求看上去是要一匹好马但实际上转化成产品需求就是需要更快的交通速度。
用户需求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产品需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案。所以当用户需求被表达为一种解决方案时要探寻其背后的隐蔽问题。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评审。
错误2 将老板的需求混淆为产品需求
这可能是很多产品经理内心的痛对于大多数淘宝的PD都应该遇到过大小老板过来提需求就算明显不靠谱的需求也不好反驳只能安排开发。
老板有老板的视野有他独享的信息和经验还有他的权利。老板的需求肯定要听的老板也是用户之一他的需求也是用户需求只是不要听过来直接当成产品需求。
针对老板的需求更要强化需求追溯。从老板这里深入地理解他的需求来自哪里是基于什么样的场景和什么样的用户有没有具体的实例。
老板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只是优先级没有那么高。我们可以采用拖延战术来应对
老板啊你这个需求很合理而且相当到位我计划在下一个版本好好规划一下这个版本的功能点已经比较多了开发人员实在太少啊老板能否帮我争取多来两个开发工程师……
等到下一个版本的时候老板经常忘记了他的需求了。如果他还记得就帮他实现一部分功能好了面子还是要给的。
错误3将发明invention混淆为创造innovation
这个对于搞创新的产品经理们来说是常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经验尚浅有强烈使命感的产品经理常常会将一个idea一个使命直接当做创新来执行。
发明是实验室里的创造是产业里应用的。实验室的东东是新东西但是限定了前提条件而且在商业性验证市场推广规模化等方面都不会事先想得太清楚。
创造则是产业级的一个改变能商业化能养活团队能规模化能真正抵达用户并让用户接受。
最不可接受的是对于一个新产品前景非常好做了很长时间的规划设计投入了不少工程师开发过了半年才出来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产品也无法推向市场而且这时候市场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还要接着改产品需求同时又要完善之前的产品。这种产品最后必死无疑。
应该专注最小核心问题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完成小而美的功能然后快速迭代用户第一。要能养活团队让团队成员过上好日子。否则就算公司不停项目团队也会人心涣散。
错误4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用户的需求
大多数产品经理沟通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强势。当产品经理急于求成的时候或者找不到目标用户过分超前的时候容易YY出一些产品需求。他们不找到目标用户验证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以理所当然的想法来描述产品故事用户场景和用户问题。
现状很多人强调要重视数据也容易让产品经理忽略客户因为自己天天看数据就把自己取代了客户。我在负责搜索产品的时候经常跟搜索的产品经理讲要把用户当人看不要当成数据看。数据很重要但数据容易掩盖用户人性化的需求。
产品经理应该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多和那些敢于批评自己观点的人沟通。无论是小用户量的产品还是大用户量的产品一定要抽时间了解真正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哪怕是跟他们闲聊一定能发现一些之前想法不一样的结论。
错误5 将“创建正确产品”当作“正确地创造产品”
这就跟“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一个道理。很多人习惯于被安排然后按照流程去做事并不想这件事情到底为什么要做是否真的要做。
产品经理也容易如此到了一个岗位接到任务要完成一个功能然后就按照流程去做最后这个产品是很完美的做完了但基本上没有人用。在大公司、严谨的公司里更容易出这种问题。尤其是细分工作平台化流水化运作的环境之中产品经理容易成为一个规则下的执行人。
举个例子如果产品经理接到任务是要设计一个网站来宣传公司的技术品牌。产品经理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网站的各个模块内容甚至还设计了一个论坛形成文档然后交与开发。事情做完了这个网站是做好了但发现没有任何流量完全起不到宣传公司技术品牌的作用。这个例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我们应该鼓励产品经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考虑把团队垂直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错误6 将“添加功能”当作“产品提高”
任何产品都需要不断的添加新功能一方面要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产品经理经常把添加功能当成了产品提高这种现象在一个在既有成熟产品的团队里会比较明显已有的思路和评估指标常常造成的就是不断地同质化不断地添加nice to have的功能。
但添加功能不一定是产品提高。如何确定是否是“产品提高”确定一个合理的产品的衡量指标非常重要。
一个不合理的产品衡量指标很容易对产品带来负面效果。在淘宝就有不少这种例子不停地推出扫货产品以成交转换率和带来整体成交额来衡量新功能是否成功。新浪微博也有类似的功能换背景图片和模版送礼物和猜礼物推荐活动关注等内部应该都是以有多少用户参与为衡量指标。
如果淘宝搜索把搜索转化率作为衡量指标最终的结果就很容易造成低价和爆款盛行新浪微博把用户参与度作为衡量指标就会出现到处都是推荐关注的功能模块让用户容易反感去年当当网就做了一件事情鼓励用户去发书评内部应该是衡量多少人参与了评价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垃圾评论产生让原本特别好的书评也被淹没掉了。
如果希望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真正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标。有些衡量指标是相互制约的例如淘宝搜索的衡量指标中就有一个基尼系数用来保证流量分布不能过于集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标不同的业务会很不一样需要综合性思考。
错误7 无法分清“激动人心”和“有也不错”的功能。
这个错误和第六点错误有些类似。
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如果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功能很容易让用户忘记这个产品。但产品经理经常花了太多精力在打造一些“有也不错”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达到几十万任何一个功能都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也都有部分用户在使用。类似的功能需求会永远做不完持续下去一定会让产品越来越复杂。微信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微信最大的功能在于沟通虽然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媒体朋友圈等但微信产品的主线还是在沟通上把沟通的功能做到非常方便对讲功能的设计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功能。微信也做了一些有也不错的功能例如语音提醒。看上去不错实际上用的人并不多。
资源总是有限的产品经理应该把精力放在主路径上不断地问问自己是产品的典型用户用户是否真的喜欢真的急切需要这个功能吗设计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功能远远比提供10个有也不错的功能更重要。
错误8 追求印象深刻的需求文档而不是追求感人的产品
写出一份好的PRD产品需求文档确实重要因为可以帮产品经理理清思路同时又让技术人员知道产品的设计细节。但我以前一直是在做技术对PRD看得不会太仔细不清楚的地方才会去细看就像咱们平时对待电器说明书一样。另外PRD再深刻目标用户也无法真正感知产品的设计。
因此对撰写PRD应该是够用就好。最好的方式是和技术、设计人员一起有效沟通正式启动产品实现之前以全动态高保真原型来获取用户的认可感知用户的心声。纯算法型产品或者数据挖掘类产品可能在这点上有难度可以用真实的数据分析来表达这类产品设计。
错误9 将产品发布当作了成功
这个错误不只是产品经理容易犯很多公司的老板也容易犯这个错误。在一些大公司发布了一个小产品甚至发布了一个小功能都会有洋洋洒洒上千字的喜报邮件。这种邮件很鼓舞士气只是不能把产品发布当成产品成功。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做起来不那么容易。很多产品经理急于发布自己的产品导致产品体验非常不好就算后续快速改进也很难挽回用户的流失和口碑。现在有很多产品都开始实行邀请测试的模式。例如微信的5.0测试版微信公众账号的菜单功能微博的媒体账号测试微淘的邀请测试参与淘宝搜索上线很多功能也是用5%的流量先做测试。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避免冒然发布产品或功能。
产品发布意味着用户才真正开始使用成功与否不是看产品是否发布而是看用户是否真正喜欢。要做到用户真正喜欢产品发布才是刚刚开始。
错误10 进入“喂养野兽”的模式
什么叫野兽喂养野兽永远吃不饱需要拿东西不停地喂养。一个产品经理有时没有想好到底应该做哪些功能但需要给其相应的技术团队有足够的工作量于是不得不找一堆小功能让他们去开发。
很多公司都有类似情况经常会听到技术人员或者设计人员说你这里工作少你这里的工作没有新鲜的可学的东西我没有成就感我的晋升会受影响我要去做大项目…….这时候产品经理如果需要争取到这些资源必须提供足够多、足够大的需求让相应的团队来开发不停地给出需求把开发和设计的肚子喂饱。需求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这个产品的资源不会被别的产品抢走。
这么做的坏处显而易见不只是浪费公司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会让整个产品没有逻辑功能臃肿最后要么成为一个平庸的产品要么需要做大的减法手术。但一个产品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非常困难。任何减法都会损害一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个错误的产生有时候是不自觉的甚至发生了我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要避免这个错误一方面需要从公司组织上给与合理的时间培育产品也给予产品经理足够信任产品经理也应该有足够的自我反思另一方面考虑团队的垂直化让技术人员和产品人员都在一起要么一起精彩要么一起落寞。
以上10条顶级错误是Marty Cagan根据他十几年的产品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很值得参考。特别是一些中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有多条产品线技术分工越来越细类似的错误就越来越多。Marty Cagan 原文写的是产品设计的十大顶级错误本文这里改成了产品经理会适合国情一些。
当然不同的人总结出来的十大顶级错误可能不一样如果让我来总结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错误。本文中提到的这些错误不是适用所有的公司如果你对产品设计感兴趣或者你本来就是一名产品经理你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每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对照一下自己是否犯了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