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网站模板,网站设计器,杭州企业自助建站,在哪个网站可以学做淘宝详情一个认为一切根源都是“自己不够强”的INTJ
个人主页#xff1a;用哲学编程-CSDN博客专栏#xff1a;每日一题——举一反三Python编程学习Python内置函数
Python-3.12.0文档解读
目录
详细说明
功能描述
参数
返回值
特性
使用示例
注意事项
记忆策略
常用场景
… 一个认为一切根源都是“自己不够强”的INTJ
个人主页用哲学编程-CSDN博客专栏每日一题——举一反三Python编程学习Python内置函数
Python-3.12.0文档解读
目录
详细说明
功能描述
参数
返回值
特性
使用示例
注意事项
记忆策略
常用场景
使用场景一字典键的哈希值计算
使用场景二集合元素的唯一性验证
使用场景三密码学和数据完整性验证
巧妙用法
技巧一使用 hash() 进行数据分片
技巧二使用 hash() 进行数据加密
技巧三使用 hash() 进行对象标识
综合技巧
技巧一使用 hash() 和 set() 进行高效的数据去重
技巧二使用 hash() 和 dict() 进行快速查找和数据分组
技巧三使用 hash() 和 functools.lru_cache() 进行函数结果缓存 详细说明
功能描述
hash(object) 是Python中的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返回对象的哈希值。哈希值是一个整数它在字典查找元素时用于快速比较字典的键。哈希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结构的查找效率。
参数
object需要计算哈希值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支持哈希操作即它必须定义了 __hash__() 方法。
返回值
返回一个整数即对象的哈希值。如果对象不支持哈希操作没有定义 __hash__() 方法则抛出 TypeError。
特性
一致性对于同一个对象在同一解释器会话中多次调用 hash() 将始终返回相同的哈希值。然而在不同的Python解释器会话或不同的计算机上同一个对象的哈希值可能不同。比较性相同大小的数字变量如整数和浮点数即使类型不同也可能有相同的哈希值。例如hash(1) 和 hash(1.0) 返回相同的哈希值。截断对于自定义的 __hash__() 方法hash() 函数会根据主机的位数来截断返回值。这意味着如果 __hash__() 方法返回一个非常大的整数hash() 可能会返回一个截断后的值。
使用示例 # 示例1: 基本使用
print(hash(1)) # 输出: 1
print(hash(1.0)) # 输出: 1# 示例2: 自定义类的哈希值
class MyClass:def __hash__(self):return 1234567890obj MyClass()
print(hash(obj)) # 输出: 1234567890# 示例3: 不可哈希的对象
try:hash([1, 2, 3]) # 列表是不可哈希的
except TypeError as e:print(e) # 输出: unhashable type: list
注意事项
哈希值的生成通常依赖于对象的内部状态因此如果对象的状态改变其哈希值也可能改变。这通常不适用于作为字典键的对象因为字典键的哈希值在字典的生命周期内应该是恒定的。对于可变对象如列表、字典和集合通常不建议作为字典的键因为它们是不可哈希的。 记忆策略
函数名与功能关联将“hash”这个词与“哈希值”的概念联系起来。在计算机科学中“hash”通常指的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又称为预映射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转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哈希值。因此看到 hash 这个词就可以联想到它与生成或获取哈希值有关。 常用场景
使用场景一字典键的哈希值计算
在创建字典时字典的键必须是可哈希的。使用 hash(object) 函数可以验证一个对象是否适合作为字典的键。
#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可以作为字典的键
class MyKey:def __init__(self, value):self.value valuedef __hash__(self):return hash(self.value) # 返回值的哈希值def __eq__(self, other):return self.value other.value # 比较值是否相等# 创建一个自定义键对象
key1 MyKey(10)
key2 MyKey(10)# 检查键对象的哈希值
print(hash(key1)) # 输出: 哈希值例如 -2234472024582173133
print(hash(key2)) # 输出: 哈希值应该与 key1 的哈希值相同因为它们代表相同的值# 使用自定义键创建字典
my_dict {key1: Value for key1}
print(my_dict[key2]) # 输出: Value for key1因为 key1 和 key2 被认为是相等的
使用场景二集合元素的唯一性验证
在集合中元素必须是唯一的。使用 hash(object) 函数可以帮助验证对象是否可以作为集合的元素。
# 创建一个自定义类用于集合元素
class MyElement:def __init__(self, value):self.value valuedef __hash__(self):return hash(self.value) # 返回值的哈希值def __eq__(self, other):return self.value other.value # 比较值是否相等# 创建两个元素
element1 MyElement(20)
element2 MyElement(20)# 检查元素的哈希值
print(hash(element1)) # 输出: 哈希值例如 -2234472024582173133
print(hash(element2)) # 输出: 哈希值应该与 element1 的哈希值相同# 创建一个集合
my_set {element1}
print(element2 in my_set) # 输出: True因为 element1 和 element2 被认为是相等的
使用场景三密码学和数据完整性验证
在密码学和数据完整性验证中经常需要计算数据的哈希值以确保数据未被篡改。
import hashlib# 创建一个简单的字符串
data This is a secret message# 使用 hashlib 计算字符串的哈希值
hash_object hashlib.sha256(data.encode())
hash_hex hash_object.hexdigest()# 使用 hash() 函数计算字符串的哈希值虽然不是最佳实践但可以用于简单比较
hash_value hash(data)print(SHA-256 Hash:, hash_hex) # 输出: SHA-256 哈希值
print(Built-in Hash:, hash_value) # 输出: Python 内置哈希值
这些场景展示了 hash(object) 函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包括验证对象是否适合作为字典键、集合元素以及在密码学中的应用。通过这些示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哈希值在实际编程中的重要性和用途。 巧妙用法
hash() 函数在Python中通常用于为对象生成一个整数哈希值这个哈希值在对象的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除非对象的内容发生改变。这个特性使得 hash()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有非常巧妙的使用技巧尤其是结合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以下是一些可能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使用技巧
技巧一使用 hash() 进行数据分片
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可以使用 hash() 来决定数据应该存储在哪个分片中。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分布式数据库或缓存系统中以实现数据的均匀分布。
# 假设有一个大型数据集需要将其均匀分布到多个分片中
data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
shards 10 # 分片数量# 使用 hash() 决定每个元素应该存储在哪个分片中
shard_map {i: [] for i in range(shards)}
for item in data:# 计算哈希值并使用模运算决定分片shard_index hash(item) % shardsshard_map[shard_index].append(item)# 每个分片现在包含了一部分数据
for i, shard_data in shard_map.items():print(fShard {i}: {shard_data})
技巧二使用 hash() 进行数据加密
虽然 hash() 不是为加密设计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用于简单的数据混淆或加密。例如可以使用 hash() 来生成一个简单的加密密钥尽管这种方法的安全性非常有限。
# 使用 hash() 生成一个简单的加密密钥
def generate_key(data):return hash(data)# 示例使用生成的密钥进行简单的加密
data sensitive information
key generate_key(data)
encrypted_data .join(chr(ord(c) ^ key) for c in data)# 解密
decrypted_data .join(chr(ord(c) ^ key) for c in encrypted_data)
print(decrypted_data) # 输出: sensitive information
技巧三使用 hash() 进行对象标识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 hash() 来生成对象的唯一标识符尤其是在对象没有内置的唯一标识符时。
# 假设有一个自定义类没有内置的唯一标识符
class CustomObject:def __init__(self, value):self.value value# 使用 hash() 生成对象的唯一标识符
obj1 CustomObject(example1)
obj2 CustomObject(example2)# 使用哈希值作为对象的唯一标识符
obj_id1 hash(obj1)
obj_id2 hash(obj2)print(obj_id1, obj_id2) # 输出两个不同的哈希值
这些技巧展示了 hash() 函数在不同场景下的巧妙应用尤其是在处理数据分布、简单加密和对象标识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hash() 函数的使用应谨慎特别是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因为它不是为加密或安全目的设计的。 综合技巧
hash() 函数在Python中通常用于为对象生成一个哈希值这个哈希值可以用于多种巧妙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中。以下是一些结合 hash() 和其他函数或方法的巧妙用法
技巧一使用 hash() 和 set() 进行高效的数据去重
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可以使用 hash() 结合 set() 来快速去重。这种方法利用了哈希表的高效查找特性。
# 假设有一个大型数据集需要快速去重
data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apple, banana, ...]# 使用 hash() 和 set() 去重
unique_data set()
for item in data:# 使用哈希值作为集合的键unique_data.add(hash(item))# unique_data 现在是一个去重后的集合
print(unique_data)
技巧二使用 hash() 和 dict() 进行快速查找和数据分组
在需要根据某些属性快速查找或分组数据时可以使用 hash() 结合字典来实现。
# 假设有一个数据集需要根据某个属性快速查找或分组
data [(apple, fruit), (banana, fruit), (cherry, fruit), (date, fruit), ...]# 使用 hash() 和 dict() 进行数据分组
grouped_data {}
for item, category in data:# 使用哈希值作为字典的键category_hash hash(category)if category_hash not in grouped_data:grouped_data[category_hash] []grouped_data[category_hash].append(item)# grouped_data 现在是一个根据类别分组的字典
for category_hash, items in grouped_data.items():print(fCategory {category_hash}: {items})
技巧三使用 hash() 和 functools.lru_cache() 进行函数结果缓存
在编写计算密集型或I/O密集型函数时可以使用 hash() 结合 functools.lru_cache() 装饰器来缓存函数结果以减少重复计算。
import functools# 假设有一个计算密集型函数
def expensive_function(arg):# 模拟耗时操作import timetime.sleep(2) # 假设这是一个耗时的计算return hash(arg)# 使用 functools.lru_cache() 和 hash() 进行结果缓存
functools.lru_cache()
def cached_expensive_function(arg):return expensive_function(arg)# 现在调用 cached_expensive_function 将利用缓存避免重复计算
print(cached_expensive_function(example))
这些技巧展示了如何将 hash() 函数与其他Python内置函数和库结合使用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这些方法通常利用了哈希值的唯一性和哈希表的高效查找特性从而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