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泰网站建设,农村自建房室内装修设计效果图,小程序平台收费,wordpress默认的固定链接来源#xff1a;全球创新论坛 概要#xff1a;回顾腾讯的创业之路#xff0c;我觉得机遇很重要#xff0c;至少占了五成。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xff0c;做的东西也都是很简单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xff0c;时代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xff0c;很多机遇是外界赋予的… 来源全球创新论坛 概要回顾腾讯的创业之路我觉得机遇很重要至少占了五成。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做的东西也都是很简单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时代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机遇是外界赋予的。 千亿级公司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到了千亿没落的概率可能还会更高包袱越重没落越快。人要清醒外面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创业之初 20岁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程序员我不喜欢管人不喜欢接受采访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独自坐在电脑旁是我最舒服的时候。 我周边的人我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不认为我会办一个企业管一个企业因为怎么看我都不像这样的人。 我唯一的资本是我写过几万行C语言的代码也接过几个项目。我很想创造一个产品然后有很多人用但是原来的公司没有办法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似乎只有自己开公司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我才被迫选择开了一个公司。 开始创业的伙伴几乎都是我的大学、中学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统一争吵难免因此相互信任很重要。当时我出主要的启动资金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我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一个人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 为了不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当然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开始创业后我发现和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之前我看到很多美国硅谷创业的书讲创业都是非常励志和令人向往的。但实际上我们初期经常在想的是下一个月的工资和房租怎么解决一年内的收入来自哪里。 这个阶段我们做了很多外包工作帮别人开发软件进而赚一点微薄的钱。我的名片写着工程师Title不写老板不然给合作方看见自己亲自干活很难看。 后来QQ诞生了因为我之前是做通讯行业的所以QQ也和通讯有关起初的形象是一个网络寻呼机。那时候想要做到3万用户于是去学校的BBS上一个个地拉用户每天只能拉几十人。当时一想按照这个速度凑到3万人可能要2年后到时候公司没准就死掉了项目又砸在手上了。 于是我自己又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因为我们的软件写得好不宕机没人聊天我就去当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 这个过程中IDG资本和盈科数码投资了我们他们给了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获得投资后我们都很努力因为不想让投资人亏钱。大家都知道风险投资肯定是有很多亏钱的项目但出于很强的荣誉感腾讯觉得投资方在别的项目上亏钱我管不着但一定别亏在我们头上不想给人当反面案例。 后面就很顺利了融资然后上市但腾讯最初的市值并不高。后来我看到很多创业说如果估值低就干脆赌气不上了。我觉得这样很不理智对于上市这件事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一年半年。 腾讯的三大节点 在腾讯的发展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一个是MSN一个是360一个是微信。 第一大节点我们是和MSN打它曾是QQ最大的对手但最终它死掉了。现在我们来分析原因 第一它死掉不是我们打掉的是没有赶上社交化它是给Facebook打掉的 第二MSN的中国本土化没做好一改版中文字体就显示得乱七八糟还经常发生盗号的情况安全和本地运营都不过关。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这些本地创业者身家性命都在产品里而国际化的公司并不是。 第二大节点是QQ和360打。自腾讯成立以来我们从未遭到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机。这段时间我和同事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劳累、委屈、无奈、深入骨髓的乏力感。 当时有人认为腾讯公司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挑战。那段时间来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在公司内部发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认定为敌人。但如果没有360的发难腾讯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感悟。 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公司要在很恶劣的环境中竞争出来这需要有超人的意志还要有非常多的智慧才行。 经过这次事件我发现过去我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未来我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过去我在追求用户价值的同时也享受着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未来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 第三大节点是我们自己的微信。世界是很残忍的多大的巨头都会随时倒下倒下后你还能摸到它的体温。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 做微信的时候我们也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他们就差一个月。 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对手也在做类似的应用而且他们赌我们不会这么快。在这段最危险的时间里所有高管都在试用有什么问题立刻在群里反馈立刻去改。大家天天工作到凌晨3点、凌晨5点。微信出来了腾讯获得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而且是头等舱。 转型之路 创业最开始那些年我面对竞争往往是简单地想为什么要剥夺我给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机会 但后来我转而反思开放性不足的问题。现在我们真的是半条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另外半条命属于合作伙伴。 我们最擅长的事情是做连接QQ和微信是最重要的两个连接器虽然定位不同但承载的连接战略将一如既往。QQ风格活泼个性化和娱乐功能丰富目标受众是年轻用户而微信主要面向白领用户。 基于不同的定位两者连接的商户、服务略有差异但对腾讯而言它们共同覆盖了不同年龄、地域和喜好的用户并将他们与服务最大限度地连接起来。 在其他的业务上我重新进行了梳理改变以往全部亲力亲为的业务战略——搜索整合进搜狗电商整合进京东团购整合进大众点评并布局投资了这三家公司。 此外大量做减法和加法砍掉O2O等诸多小的业务同时大量投资腾讯生态周边的合作伙伴。如此一来战略定位更加准确也更聚焦于我们最擅长的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 现在只要非核心赛道业务别人能做的我们就尽量让别人做。因为一个企业再大还是缺乏创业者的把业务留给将所有身家性命都押在里面的人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让自己下面的部门跟他们死磕到底。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也有员工会说 那不是剥夺我们创新的机会 我说没办法要么你想清楚放弃要么你出去做要么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游戏开发的工作室利润的20%算你的成本招得人多成本就大要多少股票你自己挣尽量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 在未来业务的拓展上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的 第二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 第三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人才机制 腾讯能走到今天这应归功于集体的战略智慧、执行力以及自发的危机感。一个人无法预知和操控时代要懂得分工协作依靠集体智慧设定各自的分工和管理权限群策群力果断执行。 因为一家公司的成功永远不只是钱或资源够不够的问题关键的还是团队精神。尤其是将帅相当重要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Be the Best。 我们开拓新业务的领军人基本都用自己人。而一旦决定做了大到框架怎么搭、小到具体如何实施都放手给选定的人。我们也曾从外面挖运营的人才来做但忠诚度不高最后全部走光了。而且任何一个新业务的开展以为请个高人来就可以搞定这不现实你自己一定要有了解。 对于自己人也要相当注重人才梯队的交接班不仅是高层中层其实也是一样我们非常关注这一点不会说一个人完全决定某个业务的生死。 我们很多人做研发出身业务和推广不在行逼迫他提高也不现实。因此在内部挑选很可能选出来的人在业界比较算不上最好的所以要在团队上做些补偿尤其是进入到需要强力市场推广的阶段。要让他去找很强的副手内部找不到就去外面挖。 每个中层干部都一定要培养副手这是硬性的“备份机制”。你一定要培养否则我认为你有问题忍你半年可以但半年后你还这样那我就帮你配了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而对于找职业经理人我们很重视人品我们很坚持腾讯价值观的第一条——正直。不拉帮结派不搞政治化就是很坦诚很简单实事求是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的话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危机感永远存在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互联网企业能在一秒内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可能我突然间接了一个电话我们在线的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毁掉了。 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能的毁掉它要花很长时间但是在互联网企业里只需要一秒钟。包括你用户资料突然就流传到外界了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因此千亿级人民币公司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到了千亿没落的概率可能还会更高包袱越重没落越快。人要清醒外面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真正的危机也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只有当某一天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回顾腾讯的创业之路我觉得机遇很重要至少占了五成。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做的东西也都是很简单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时代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机遇是外界赋予的。这方面我自己觉得很幸运但也意味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因为别人不是打不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