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设计网站,看网站时的关键词,电脑做h5的软件有哪些,帝国cms网站地址从去年开始#xff0c;华为的智驾成果便不断释放出来#xff0c;一边是号称遥遥领先的问界系列的大卖#xff0c;对外展示了华为强悍的科技实力#xff1b;另一边是华为汽车BU的分拆融资#xff0c;在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xff0c;再次让外界看到了华为在“造车”上的立…从去年开始华为的智驾成果便不断释放出来一边是号称遥遥领先的问界系列的大卖对外展示了华为强悍的科技实力另一边是华为汽车BU的分拆融资在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再次让外界看到了华为在“造车”上的立场和态度。
作为华为车BU独立后的第一单1月22日东风岚图宣布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单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车型在多领域探索创新加速智能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从这里不难看出在酝酿许久之后华为的智驾技术到目前已经进入全新阶段了。
强强联手背后的双向奔赴
其实东风岚图与华为的合作看似突兀实际上从双方接触的情况来看这次联手绝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积淀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一方面双方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在智能化合作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从业内来看有上汽董事长“汽车灵魂论”在前华为想要与其他国企合作其面临的考验相当之大因此如果双方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极为开放的心态的话双方要想深入推进智能化合作是很难的所幸东风与华为合作的基础足够深厚。
2014年东风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2018年8月东风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出双方在汽车“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企业信息化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并开展基于前沿技术的联合创新2021年东风集团联合华为启动了云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采用华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网络Autonomous Driving Network(ADN)解决方案实现了跨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网络的自动化开通、安全调度和统一运维2023年4月东风汽车与华为共同发布“全场景解决方案应用样板”该样板涵盖了华为云、数据中心互联、鲲鹏计算、混合闪存存储、计算型存储等多个产品。
也正是因为有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基础所以东风岚图才能够与华为更早突破所谓“灵魂论”的束缚在智能车的合作上更上一层楼。
另一方面双方都有自己的核心战略诉求可以取长补短。作为东风旗下的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承载着东风品牌向上的殷殷期盼但从2021年向市场投放以来岚图相较于其他新势力的市场表现却并不怎么亮眼。据岚图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整体销量为50552辆月均销量4212辆。不过在去年下半年岚图汽车交付量开始快速攀升已在12月突破10000辆。
单单从这个数据来看距离头部新势力的距离仍然有点遥远。按照目前业内的情况来看平均月销2万以上才有机会进入国内新势力销量榜的前十名显然目前的岚图汽车还相差甚远。而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转入下半场智能化竞赛已经拉开了帷幕出身传统国企的岚图在这方面并不突出当下选择抱紧华为这个“大腿”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办法。对于华为而言与东风的联合有利于其快速提升市占率扩大其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加速其智能化的商业落地。
可见双方合作并非偶然而是在汽车智能化大潮席卷之下主动作为的一种双向奔赴。
岚图“求变”胜负难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方式并非外界熟悉的智选模式而是华为此前一直在推的另一模式—Hi模式。正因为如此外界猜测华为内部对于Hi模式与智选模式仍然没有下最终决定。随着此次岚图与华为合作的加深Hi模式与智选模式之争或将更为激烈但Hi模式能否借助岚图扳回一局目前还很难说。
首先华为模式Hi此前的成绩并不出彩很难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根据目前已经合作过的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品牌车型的销量来看华为Hi模式并没有给这两家车企带来真正有效的加持。据懂车帝数据显示2023年华为Hi模式下的长安阿维塔品牌汽车销量仅有23485辆含Hi版车型在内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系列车型全年销量更是仅有15163辆。
与之相反的是华为智选模式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火凭借着问界M7等产品的大火智选模式下的问界品牌在2023年累计销量达到了9.4万辆目前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持续超出外界预期。两相对比之下外界很多时候都更倾向于相信华为智选模式而对Hi模式则抱有怀疑态度。当下岚图与Hi模式的合作可能更多出于既想要保留品牌又想要改变现状的考虑但效果能否如意或是另一回事了。
其次华为车BU股权出售调整之后新合作车企能否与新实体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仍有待观察。
目前虽然华为已经将车BU独立出来了而Hi模式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之前如今的Hi模式“含华量”大为下降了但其实际运行是否比之前更好仍有待现实检验。
比如作为华为车BU重要出资方的长安汽车就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长安选择Hi模式是想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不做别人的品牌。第二长安做事情希望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事情我认为其他模式存在问题。”除了这两点之外长安在新公司中持股不超过40%而华为未来持股将在30%以下长安作为出资方可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岚图进入之后是否会与长安的“优先利益”产生冲突仍然未可预料。
华为Hi模式之困
回归华为Hi模式来说其目前的处境在内部也非常尴尬。据此前余承东公布的情况来看在未与岚图汽车合作之前与华为进行Hi模式合作的仅有长安一家曾经采用Hi模式的北汽极狐后面则升级成了鸿蒙智行即曾经的华为智选模式。那么华为Hi模式为何被智选模式比下去了呢这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从华为公布的资料来看华为的Hi模式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智能汽车的一种合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华为会将一整套包括华为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域控制器、芯片、电机各类传感器等集成到智能汽车里与车企深度配合。比如华为曾经与长安合作的阿维塔、北汽极狐等都属于这一类。但现实中这种模式的反馈效果并不如意这里面牵涉很多的因素。
首先是传统车企做消费品牌的把控力跟不上华为的节奏这让本可以作为亮点的智能化黯然失色。以长安阿维塔11来说其产品力还是不错的不仅拥有时尚大气的外观造型科技配置和智驾配置尤其是其城区NCA智驾导航辅助功能即使时在复杂多变的城市道路上也能轻松应对适用场景也是比较广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疲劳感。
然而在品控方面它们的经验却略显不足。懂车帝在此前举行的颠簸路测中发现阿维塔11的动力系统似乎并不是很稳定在评测中阿维塔11在160.6公里处趴窝动力系统严重故障出现了档位无法挂上故障码满天飞车辆无法启动的情况。相比之下采用智选模式的相关车型则因为华为严苛的品控要求而被迫延迟上市这恐怕也是余承东坚持智选模式的核心原因所在。
其次Hi模式的投入分成模式一旦无法规模起量就容易陷入困局商业模式无法闭环。前文提到华为Hi模式的主导权在车企这一侧但因为各种原因其规模无法起量而Hi模式前期投入巨大而且不收开发费和样件费只能同车企按照订单量分成。在这种模式之下华为自有的品宣优势、渠道优势、整车定义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而造成该模式成效甚微。
当然本质上华为Hi模式是TO B的而智选模式是TO C的两者也不是绝对的竞争关系。比如随着智选模式下问界销量的持续增长华为车BU的零部件销量也得到了快速上量其他汽车智能解决方案也会更多的上车使用。可见在这方面华为Hi模式与智选模式还有相互加持的作用。
华为智能汽车的未来猜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为内部也正在逐步理清自己在汽车方面的布局尤其是在车BU开放股权投资之后智选车与华为Hi模式在其内部的定位正在逐渐清晰。
首先智选车模式的小成证明这在目前是对华为而言性价比更高的路线其地位自然提高。此前在华为内部车BU与智选车两大部门的业务存在多项交叉和重叠同时互相之间还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这次将车BU业务独立成立新公司并开放股权一方面可以让客户分享成长红利另一方面也给予客户供应链安全感而华为也可以为车BU寻找到新的融资输血渠道。
相对应地华为智选模式也顺势升级为鸿蒙智行成为华为推动智能车业务的核心抓手。当然华为目前也没有放弃Hi模式从长远来看两者并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车企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其次随着华为智选模式的成熟华为会增加对Hi模式下合作车企的话语权届时华为Hi模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站在当下来看Hi模式强势的一方是车企但目前进展并不顺利而华为自身也深陷亏损之中。但随着华为系智选车型的销量增加影响力扩大未来不排除华为会强化其整车定义、品宣等方面的话语权以提振合作车企的新车销量。
从以往华为介入其他行业的经验来看从初始的合作到后期的强势主导是华为一贯的行事作风这次放在汽车行业想必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