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站 后端是谁来做的,网站自然排名,用淘宝域名做网站什么效果,网站架构分析工具指标体系构建-02-从0开始#xff0c;梳理数据指标体系
一个例子#xff0c;看懂并列式指标梳理
并列式指标体系#xff0c;一般用于#xff1a;描述个体情况 当我们想从几个不同角度#xff0c;描述问题的时候#xff0c;就需要并列关系 举个栗子#x1f330;#xf…指标体系构建-02-从0开始梳理数据指标体系
一个例子看懂并列式指标梳理
并列式指标体系一般用于描述个体情况 当我们想从几个不同角度描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并列关系 举个栗子 我要不要开个黄焖鸡米饭的店 “有钱你就开吗” “真的是有钱就可以吗”单一指标不足以描述问题 建立并列式指标体系关键找其他关键影响因素 问开店成功需要哪些东西 1.这个店的投入/产出很可观 2.我有投入的本金 3.我有经营店的能力 4.我有经营店的时间 每个情况相互独立 每个情况都是决定影响 错误示范 “我手上有很多钱开个小店才花几个……” “我跟你算算这个铺子租金……顶手费……桌椅板凳……工人……” “我跟你算算每天卖100份还能卖啤酒20瓶烤串200个……” “不知道有多赚” 考虑因素单一非关键影响因素 找到关键影响后尝试用数据量化 1.这个店的投入/产出很可观 → 调查X家门店收集投入产出数据。 2.我有投入的本金 → 盘点自己手头现金 3.我有经营店的能力 → 跟一个门店老板实干一周主观评估 4.我有经营店的时间 → 盘点自己时间 注意让指标体系好使得配合标签/分类维度 1.这个店的投入/产出很可观 → 调查X家门店收集投入产出数据 调查的店存活了X个月哪些倒掉的店也得调查 调查的店装修、摆设、是不是有类型区别装修豪华/普通 2.我有经营店的能力 → 跟一个门店老板实干一周主观评估 是否有些情况不好打分得用分类表示勤奋、吃苦 注意指标体系本身不能解答问题指标标准才能 并列式。经常用于多角度评估某个体的表现比如评估员工绩效、评估供应商表现、评估新产品等等。之所以叫并列式是因为参与评估的指标是相互独立并列存在的如下图。
一个例子看懂包含式指标梳理
包含式指标体系一般用于反应内部结构 当我们想细看一个事务是怎么构成的时候可以用包含式关系 比如我的黄焖鸡米饭的店盈利能力怎么样 “赚了很多钱呀一天3000块呢……” “到底是哪些地方挣钱又要花啥钱” 建立包含式指标体系关键了解内部结构
注意这里有两种指标关系加法关系
注意这里有两种指标关系乘法关系
包含关系的分类方法不止一种
具体哪一种好用看实际需要
总结出指标体系
经典的零售指标体系
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每个指标对应一个业务动作
注意包含式的指标体系自身带有分析能力 所谓的“拆解法”其实就是沿着指标体系一路往下找问题的起点
一个例子看懂流程式指标梳理
流程式指标体系一般用于描述转化过程 当我们面对的对象有好几步的时候可以用流程式指标体系 比如为啥来我的店吃饭的客人很少 错误答案因为你不好吃 正确答案门前有人不是吃饭的人不进店有人不 流程式指标体系关键梳理清楚有几步
主要指标每环节人数上下环节转化率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因为传统门店没法记录人流线上才可以
典型的网上购物的流程
把整个过程表示为数据
影响漏斗转化的两类因素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利用漏斗分析之一哪里差了补哪里局部变量
利用漏斗分析之二挑选更好的产品 ✓ 很有可能优化方式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颠覆式的整体改变 ✓ 因此可以在多个转化方案之间比较直接挑选效果更好的方案
利用漏斗分析之三观察改善效果 对比多个版本观察效果。很有可能短期内业务能力有上限怎么改也就那样 此时给每个转化流程圈定能力上下限判断是否稳定就非常重要
利用漏斗分析之四挑选更优质的渠道
注意统计漏斗的小细节
实际情况可能比预想的丰富需关注不同流程人数变化
现实中梳理指标体系的难点
难点1对业务不熟悉
建立销售运营指标体系…… 销售是啥销售 销售运营又运营了啥
实际的业务流程可能千奇百怪……
业务做得事也五花八门
注意这里有2个描述对象
难点2没有数据采集
典型的如toB业务销售跟客户的互动完全没数据……
有数据很简单没数据啥都难
难点3没有业务目标 有目标就很容做/没目标就混乱
综上交易型的指标体系容易梳理 交易类的不管是线下零售还是线上电商都好做 1.场景容易理解进货、库存、销售 2.目标清晰要提高成交率提高交易额 3.数据相对清晰线上埋点、线下成交订单 综上非交易的都相对难搞 行业上看社交、内容、工具saas产品、toB各种 职能上看客服、售后、研发、生产线、内容审核、风控 岗位上看产品经理、品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