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开发人员的职能,做网站交接需要哪些权限,柳州网站设计,企业官方网站地址怎么填软件定义存储源于VMware公司于2012年提出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xff08;SDDC#xff09;。存储作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xff0c;其以虚拟化为基础#xff0c;但又不仅限于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一般只能在专门的硬件设备上应用#xff0c;很多设备都是经…软件定义存储源于VMware公司于2012年提出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存储作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虚拟化为基础但又不仅限于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一般只能在专门的硬件设备上应用很多设备都是经过专门的定做才能够进行存储虚拟化。而软件定义存储则没有设备限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存储的管理程序类似于软件定义计算中虚拟机管理程序VMM。
软件定义存储是对现有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的一个结合能够完整实现我们对存储系统的部署、管理、监控、调整等多种要求可以给我们的存储系统带来敏捷、高可用、跨数据中心支持等特点。
软件定义存储通常具有如下几大特性
·开放性Open · 简单化Simplified · 可扩展性Scalable 开放的软件定义存储主要指两个维度API的标准化与可编程平台的支持。使用标准的开放的API任何人都可以基于此而构建数据服务。这一点不仅有利于大的企业对于创业公司更加方便因为它为客户提供一个开放式底层的存储平台可以利用。开放的API必然是用来支撑一套可编程架构可以实现一次编程、多次运行、无处不在的数据服务。此二者结合起来促进开放式开发社区的全局数据和自动化服务的交付。
简单化是所有存储应用与用户追求的目标包括统一的管理接口与界面、自动化的存储配置与部署便捷的存储扩展、升级及优化。现代存储系统自20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一直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领域它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令另很多人望而止步但是软件定义存储的出现在逐渐颠覆这一现象存储变得更容易被管理更容易满足客户与应用的需求。
可扩展性指的是存储系统中对同构或异构存储解决方案、服务的可接入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系统的开放性类似允许对存储系统实施动态的升级、扩展接入第三方存储服务或设备等。
作为软件定义的存储的核心技术我们先聚焦存储虚拟化它可以在计算、网络和存储层实施。
·在计算层虚拟机管理程序为虚拟机分配存储空间而屏蔽掉了不暴露物理存储的复杂性。
· 数据块Block和文件级别File的虚拟化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化技术。这两项技术在网络层中嵌入虚拟化存储资源的智能我们常见的NFS/CIFS网络协议正是这些存储虚拟化技术在网络层面的体现。
事实上数据块与文件类型的存储从操作系统技术栈角度看通常是在不同层实现的。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如下图所示文件系统通常在块设备之上实现每多一层抽象、虚拟化效率就会降低一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通常基于块设备的解决方案的效率数据吞吐率高于基于文件系统。 Linux内核系统调用接口
· 在存储层虚拟资源调配和自动存储分层一起简化存储管理并帮助优化存储基础架构见下图。 虚拟化的存储 下面我们以虚拟机为例介绍一下虚拟化计算、存储与网络如何整合工作。
虚拟机通常是作为一组文件存储在分配给虚拟机管理程序的存储设备上。其中一个名为“虚拟磁盘文件”的文件表示虚拟机用来存储其数据的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对于虚拟机显示为本地物理磁盘驱动器。虚拟磁盘文件的大小表示分配给虚拟磁盘的存储空间。虚拟机管理程序可以访问光纤通道存储设备或IP存储设备例如iSCSI和网络连接存储设备。虚拟机一直察觉不到可用于虚拟机管理程序的总存储空间和底层存储技术。虚拟机文件可以由虚拟机管理程序的本机文件系统也被称为虚拟机文件系统 VMFS或网络文件系统 NFS如网络连接存储文件系统来管理。
主流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方案通常对数据管理Control Plane与数据读写Data Plane实现分离由统一的管理接口与上层管理软件交互而在数据交互方面则可以兼容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与传统的软硬件环境兼容从而避免“破坏性”的改造。如何合理利用各级存储资源在数据中心的级别上提供分层、缓存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因此软件定义存储中的控制层通常提供如:系统配置、自动化、自服务、管控中心等服务而在数据层则暴露给应用不同类型的存储服务如对象存储、HDFS、文件或块存储。整个SDS系统逻辑组件可参考下图所示。 软件定义存储的逻辑组件与分层
软件定义的存储将抽象的控制层与数据层进行了分离并提供接口给用户。用户可以使用接口定义自己的数据控制策略。为什么要将抽象的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并且提供接口给用户调用如表3-5所示控制层是指对数据的管理策略控制层不需要知道数据具体的存储方式如块、文件或者对象存储。控制层的时间损耗延迟级别是在毫秒级。数据层则是指具体读写硬件方式如块、文件或者对象读。时间延迟是在微秒级。
存储控制层和数据层下表
存储控制层存储数据层速度级别毫秒级微秒级例子数据服务的策略Block、NAS、Object I/O表示数据服务策略数据服务特性
用户在使用存储时着重关注数据服务的策略而这些策略与具体的数据存储方式无关。当今的存储虚拟化产品将存储控制和数据层结合即数据服务的策略紧密依赖于数据存储的方式。事实上数据存储速度是微秒级而数据存储控制较慢。当实现数据服务策略时主要的时间开销在控制层而传统的存储虚拟化技术不能灵活配置存储控制因此针对某个服务的变化响应时间主要是控制开销。再者用户存储数据时必须对数据的控制和存储方式都需要足够的了解这增加了使用存储资源的难度而且存储资源的可扩展性不高。此外由于传统的存储虚拟化技术缺少标准的存储数据监控功能当某个设备出现问题时用户只能依赖底层的一些存储机制如日志进行问题发现和定位。表3-6中描述了存储虚拟化与软件定义的存储之间的异同。
存储虚拟化与软件定义的存储下表
存储虚拟化软件定义的存储Control Plane抽象抽象Data Plane抽象不抽象隔离性要求高低时间开销高低可扩展性低高数据监控低高数据安全低高
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角度看软件定义存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虚拟存储池Unified Virtualized Storage Pool该存储池提供了标准化接口的存储应用服务例如典型的企业级Exchange邮件、Hadoop大数据分析、VDI远程桌面、瘦客户端后台、数据库等存储服务。这些服务的等级、特性、优先级等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SLA等策略来规范与定制。图3-35形象地展示了软件定义存储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逻辑关系。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之软件定义的存储
换一个角度从技术栈视角去看软件定义的存储、网络与计算结合曾经流行的OpenStack平台组件或者K8S...我们可以把一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从功能上分为四层自下而上如图3-36所示
· 基础架构层 ·云管理层 · 云服务层 ·管理界面层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之软件定义的存储技术栈角度
基础架构层由典型的计算虚拟化组件KVM/Docker等、网络虚拟化NVP/OpenFlow/Open vSwitch等以及存储虚拟化Ceph/ScaleIO/VSAN等构成云管理层则可视为对基础架构层的封装、标准化并向上层提供统一可编程与管理接口云服务层向之上的管理界面提供了标准化服务接口如计费、日志、数据库服务、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服务。
上图中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依旧缺失了另外两块主要的组件
·Security安全组件 ·MOManagement Orchestration管理与编排组件 随着数据中心系统的规模与复杂度指数级地提高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高度的自动化以及与之匹配的安全保障。因此对硬件与软件的综合管理与编排以及安全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VMware的vCenter、微软的System Center、开源OpenStack项目都提供了各自的SDDC MO组件。安全组件则通常会以系统安全分析、入侵预防与报警、漏洞检测、事件流分析等功能组件形式与MO系统对接。图3-37展示了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中五大组件软件定义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及MO的逻辑、分层关系。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五大组件逻辑架构图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安全还是MO它们整体的发展趋势都是朝着大数据、快数据、流数据的方向发展相关系统的体系架构也一定是朝着分布式、并行式的云计算架构方向前进这其中对网络负责数据的迁移、计算负责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出信息与智能以及存储负责数据最终的存放与管理具有天然的需求。因此我们在看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部件或组件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五位一体见上图的全局观这样才能避免片面、孤立或过度微观。
另据IDC 2015年提供的报告未来企业级存储变革的四大关键技术分别是闪存、软件定义、融合存储和云。闪存与融合存储指的都是硬件层面设备的迭代更新而软件定义与云则是通过软件化、虚拟化抽象化来更好地把硬件接入到云化的软件系统架构内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今天看来这份6年前报告依然是有价值的不过有一些新的变化。闪存特别是企业级闪存显然需要更激进的替代现有的仍旧基于磁盘的存储模式随着闪存的成本不断降低闪存存储所带来的10倍以上的性能优势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数据库级别的产品而言脱离了底层的硬件性能提升而谈软件定义存储未免显得舍本逐末了。另外最近1-2年随着大内存持久化内存产品的推出例如Intel的Optane笔者以为这将会是颠覆性的 -- 没有人可以拒绝内存级别的持久化存储产品想想数据库如果持久化在内存级存储设备上面没有IOPS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光速对高铁、高铁对蜗牛的感觉
让我们把剩下的交给时光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