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化网站建设,开发网站软件,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方案,教育机构如何引流与推广引子故事一当我们介绍 Linux Kernel 项目历史的时候#xff0c;我们会如此说#xff1a;“1991 年#xff0c;赫尔辛基大学的大学生 Linus torvald, 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发了一个能够运行在 X86 架构上的操作系统#xff0c;并将它发布在互联网上#xff0c;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引子故事一当我们介绍 Linux Kernel 项目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如此说“1991 年赫尔辛基大学的大学生 Linus torvald, 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发了一个能够运行在 X86 架构上的操作系统并将它发布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开发并免费使用。” 27 年过去了Linux 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中流砥柱Linux 无处不在。另外开源很多的优秀的项目均是由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来发起和维护的如大名鼎鼎的 FreeBSD、Kerberos、ntp、OpenSSL 等等。故事二来自人民网的一篇报道《比尔.盖茨的中国之路》中写道Windows 98 面世伊始彼时中国民众开始接触到国外信息化的思潮学校也逐步开始普及电脑教育而令盖茨“头疼”的是一面是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另一面则是屡禁不止的盗版。“中国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偷。我们希望他们偷我们的。”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于是20 年后的高校无论是教材还是学校提供的实验机器整个软件技术栈就是围绕以 Windows 为中心的。那么可以形容开源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Learning by doing 哲学I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must represent present life – life as real and vital to the child as that which he carries on in the home, in the neighborhood, or on the playground.— John Dewey (My Pedagogic Creed)强调做中学即 Learning by doing也有翻译为边干边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学生通过练习他们想要精通的制作或表演而学习他们同时会从资深实践者那里得到帮助。计算机软件是一项工程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是无法从讲授过程中学到他们该知道的东西但可以通过辅导学得这些内容。国内著名的陈莉君教授西邮教授操作系统内核以桃李满天下的 Linux kernel 开发人员而闻名于业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基于师徒模式开源大学的想法由来已久主要基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于是有人将之和音乐、建筑、体育辅导、手工艺行业中的学徒制等来比较比如被天下程序员捧之为圣经的《The Art of Programing》编程的高手往往还被形容、披上神秘色彩的外衣以及经常被叫做“大师”、“艺术”、“天才”等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以说明他们是特别精于应付不确定性、独特性和冲突情况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就大家所了解的现状是目前国内的高校似乎是缺乏这样的环境和理念。开源的契机正如陈教授而言开源为在校的大学生们打开了一种实践的可能性。开源社区倡导的是向全世界平等的敞开大门只要你愿意贡献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编码、设计、翻译、布道、文档、治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尽最大能力而为。而且大多的项目社区均设有导师帮助新来的贡献者迅速入门并参与进来非常的欢迎各式各样的人才参与而并不会关心来着是否是学生还是卓有经验的开发者。那么问题来了高校的学生们参与度如何教师们又有哪些引导企业界又做了什么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王伟老师同时也是开源社的理事特别精心策划了COSCon’18 开源教育论坛高校教育与开源讲师周明辉北京大学副教授演讲主题高校开源教育现状及挑战来自北京大学的副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周明辉将会分享她对中国一流大学的开源教育现状挑战又在哪里本报告以讲者本人亲身实践探讨中国开源教育的现状、挑战以及实际落地。讲师王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开源社理事演讲主题少年强则社区强高校开源教育的道与术开源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已经成为 IT 开发者越来越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如何在高校开展开源相关的教育培养我们自己的开源人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报告结合自己在高校开展的开源教育实践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高校开源教育的道与术希望能够推动高校开源教育的发展。讲师周茂华中国创客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开源硬件“掌控板”联合发起人演讲主题开源硬件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结合 4 年来在大学、职校以及中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工作介绍开源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包括基于开源硬件的智能硬件 DIY 活动以及基于开源技术设计的青少年创客教育课程。其次以开源教育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及应用为例介绍基于开源文化和开源软硬件技术设计的可迭代发展的学生创客活动项目的方法。讲座还特别针对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开源硬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推动大学、职校以及中学创客教育的途径通过开源硬件与语音识别、机器视觉以及生物特征检测等具体案例介绍具体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和讨论开源硬件在推进创客教育、STEAM 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讲师贺唯佳中国电科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学院院长演讲主题从耕耘到收获新兴产业技术领域下的校企开源技术教育来自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学院院长贺唯佳先生将分享他在 15 年的企业讲授 Linux 的经验和感慨已经帮助学生们成长的历程实用的教育及时的帮助学生就业又能引出那些思考?伴随开源技术与文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开源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从初期单纯基于代表开源技术的 Linux 系统应用到如今结合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大数据与云端业务的技术应用特别是信息安全技术与理念的加强。面对新兴技术产业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战略开源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也发展到了超越单纯 Linux 系统运维向支撑与参与地区开源技术在信息化建设的多种校企融合形式发展。从而实现开源技术与文化理念与国家信息化产业技术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开源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普及。讲师张天飞笨叔叔《奔跑吧Linux内核》一书作者。Linux 内核爱好者演讲主题利用树莓派进行 Linux 操作系统课程综合能力实践现在大学里操作系统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验课程大部分以 Linux 操作系统为主。现代主流的操作系统的实现都是相当复杂的比如最新版本的 Linux 内核代码有 2000 多万行代码。使用最新的 Linux 内核代码进行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会让大部分的同学们感到力不从心和迷茫。操作系统的核心几大模块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以及中断管理等。如何能让同学们能快速扒开 Linux 内核的层层迷雾而抓到事物的本质#如果引导同学们在一个真实的硬件上实现一个小的操作系统那当同学们完成了这个小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比如仅仅是多进程的切换内核进程和用户进程的切换等简单功能那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就上一个台阶理论和实践就完美结合了。#因此我们建议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增加一个综合实践环节让有兴趣和精力充沛的同学在树莓派上实现一个短小精干的小操作系统。#本演讲题目主要和大家分享和探讨如何利用树莓派进行操作系统课程综合能力的实践。高校学生社团闪电报告清华北大北邮中科院同济学生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了解他们内心是如何想的话说每年的企业都在争抢人才一般成绩单稍好点的提前一年都被各大企业一抢而空企业宁愿承担长期的培训期。因为他们知道实践才是最好的炼金石。然而如果学生能够提前实践的话是否可以让自己多一份选择权无论你想知道开源项目和社区对于高校意味着什么亦或是想在其中参与你都不应该错过这次难得的高峰论坛。大会报名看这里1中国开源年会 COSCon 2018 今起接受报名2COSCon18 面向全宇宙招募志愿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