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网站推广渠道,深圳物流公司排名,温州专业网站推广,1122t前言
为什么要做系统入侵排查
入侵排查1
1.排查历史命令记录
2.可疑端口排查
3.可疑进程排查
4.开机启动项
4.1系统运行级别示意图#xff1a;
4.2查看运行级别命令
4.3系统默认允许级别
4.4.开机启动配置文件
入侵排查2#xff1a;
1.启动项文件排查#xff1…前言
为什么要做系统入侵排查
入侵排查1
1.排查历史命令记录
2.可疑端口排查
3.可疑进程排查
4.开机启动项
4.1系统运行级别示意图
4.2查看运行级别命令
4.3系统默认允许级别
4.4.开机启动配置文件
入侵排查2
1.启动项文件排查
2.定时任务排查
1、利用crontab创建计划任务
2、利用anacron实现异步定时任务调度
3.入侵排查
小技巧
3.服务排查
3.1第一种修改方法
3.2第二种修改方法
3.3第三种修改方法
3.4入侵排查
1、查询已安装的服务
2.源码包安装的服务
总结 前言 对我处在学生时期的我来说,目前web渗透还是为主,但是还是需要对于蓝队相关的应急响应,等保测评等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的,攻防兼备才能越站越勇嘛,linux入侵排查也能够让我更加熟悉liunx命令,本篇博文紧接上一篇博文开始进行.
为什么要做系统入侵排查 当企业发生黑客入侵、系统崩溃或其它影响业务正常运行的安全事件时急需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使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进一步查找入侵来源还原入侵事故过程同时给出解决方案与防范措施为企业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针对常见的攻击事件结合工作中应急响应事件分析和解决的方法总结了一些Linux服务器入侵排查的思路。
入侵排查思路 作为渗透小子一名,当然是通过kali来进行练习和总结了
入侵排查1
1.排查历史命令记录 进入用户目录下,这里用户指的是,觉得可疑的用户或是要排查的用户,这里用root用户进行示例
进入用户目录下后将需要查询的历史操作命令追加到,一个自己命名的txt文件中,然后自己查看,历史命令看是否存在可疑的命令.
cd /root/cat .bash_history his.txt(自己命名)
2.可疑端口排查
使用netstat 网络连接命令分析可疑端口、IP、PID
netstat -antlp|more 其中图中Local Address代表开放的端口,如图所示只开放了22,36029这两个端口 查看下pid所对应的进程文件路径这里我用上图所示的1039进程做个示例,可以查看对应进程文件件的位置,如果发现可疑端口开放,可以查看对应的进程进行关闭进程
运行ls -l /proc/$PID/exe或file /proc/$PID/exe$PID 为对应的pid 号 发现可疑的进程,通过下面的命令进行关闭
sudo kill -9 进程PID号
3.可疑进程排查
这个其实上面的基本就处理了一部分了
使用ps命令分析进程
ps aux | grep pid 第一列是进程IDPID例如911、1885和5836。第二列是进程所属用户例如message、kali和root。第三列是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例如0.0、0.3和0.1。第四列是进程占用的内存百分比例如0.3、0.3和0.1。第五列是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单位为KB例如11948、10632和6572。第六列是进程占用的常驻内存大小单位为KB例如6144、6144和2304。第七列是进程状态例如Ss、Ss和S。其中S表示休眠状态s表示中断等待状态表示前台运行状态。第八列是进程启动时间例如13:29、13:35和17:10。第九列是进程运行时间例如0:01、0:01和0:00。第十列是进程的命令行例如/usr/bin/dbus-daemon --system --addresssystemd: --nofork --nopidfile
4.开机启动项
基本使用
4.1系统运行级别示意图
运行级别含义0关机1单用户模式可以想象为Windows的安全模式主要用于系统修复2不完全的命令行模式不含NFS服务3完全的命令行模式就是标准字符界面4系统保留5图形模式6重启动
4.2查看运行级别命令
runlevel
┌──(root㉿kali)-[~] └─# runlevel N 5 代表我现在使用的是图形界面
4.3系统默认允许级别
vi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系统开机后直接进入哪个运行级别
4.4.开机启动配置文件
/etc/rc.local
/etc/rc.d/rc[0~6].d
例子:当我们需要开机启动自己的脚本时只需要将可执行脚本丢在 /etc/init.d 目录下然后
在 /etc/rc.d/rc*.d 中建立软链接即可
┌──(root㉿kali)-[~]
└─# ln -s /etc/init.d/sshd /etc/rc.d/rc3.d/S100ssh 此处sshd是具体服务的脚本文件S100ssh是其软链接S开头代表加载时自启动如果是K开头的脚本文件代表运行级别加载时需要关闭的。
入侵排查2
1.启动项文件排查
排查启动项文件夹,下面的是通过简化方式进行写的,主要看当然目录的位置
示例: more /etc/rc0.d more /etc/rc.local /etc/rc.d /etc/rc[0~6].d
ls -l /etc/rc.d/rc3.d/
2.定时任务排查
基本使用
1、利用crontab创建计划任务
基本命令
crontab -l 列出某个用户cron服务的详细内容
Tips默认编写的crontab文件会保存在 (/var/spool/cron/用户名 例如: /var/spool/cron/root
crontab -r 删除每个用户cront任务(谨慎删除所有的计划任务)
crontab -e 使用编辑器编辑当前的crontab文件
如/1 * echo hello world /tmp/test.txt 每分钟写入文件
2、利用anacron实现异步定时任务调度
使用示例:
每天运行 /home/backup.sh 脚本 vi /etc/anacrontab daily 10 example.daily /bin/bash
/home/backup.sh 当机器在 backup.sh 期望被运行时是关机的anacron会在机器开机十分钟之后运行它而不用再等待7天。
3.入侵排查 重点关注以下目录中是否存在恶意脚本,查看方法和上面的一致,基本都是查看对应目录下是否有可疑的文件.
/var/spool/cron/*
/etc/crontab
/etc/cron.d/*
/etc/cron.daily/*
/etc/cron.hourly/*
/etc/cron.monthly/*
/etc/cron.weekly/
/etc/anacrontab
/var/spool/anacron/*
小技巧
more /etc/cron.daily/* 查看目录下所有文件
3.服务排查
服务自启动
3.1第一种修改方法
chkconfig [--level 运行级别] [独立服务名] [on|off]
chkconfig –level 2345 httpd on 开启自启动
chkconfig httpd on 默认level是2345
3.2第二种修改方法
修改/etc/re.d/rc.local 文件
加入 /etc/init.d/httpd start
3.3第三种修改方法
使用ntsysv命令管理自启动可以管理独立服务和xinetd服务。
3.4入侵排查
1、查询已安装的服务
RPM包安装的服务
chkconfig --list 查看服务自启动状态可以看到所有的RPM包安装的服务
ps aux | grep crond 查看当前服务
系统在3与5级别下的启动项
中文环境
chkconfig --list | grep 3:启用\|5:启用
英文环境
chkconfig --list | grep 3:on\|5:on
2.源码包安装的服务
查看服务安装位置 一般是在/user/local/
service httpd start
搜索/etc/rc.d/init.d/ 查看是否存在
总结 对系统进行入侵排查也是比较费时间和精力的一次行动,本篇目前只记录这么多,后续会继续记录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