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开发的报告书,网站建设合同应注意什么,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网站,做网站不挣钱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每周五11#xff1a;45 按时送达当然了#xff0c;也会时不时加个餐#xff5e;我的第「87」篇原创敬上Hi#xff0c;大家好#xff0c;我是Z哥。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xff0c;我平时看书大多都很快#xff0c;之前还把自己的速读技巧分享给了… 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我的第「87」篇原创敬上Hi大家好我是Z哥。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平时看书大多都很快之前还把自己的速读技巧分享给了大家。我珍藏5年的10倍速阅读法今年截止到现在我已经看了30多本书了。但是最近的一个多星期我只看了一本书郭建龙老师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因为我在速读完一遍之后又细细品味了一遍。这本书真的太棒了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值得每个人去读一下。通过书中讲述的中国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会让你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经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让你身处在“庐山”之中也能识到“庐山”的真面目。据说这本书写了7年为了力求引用内容的准确、真实作者翻阅了《史记》、《战国策》、《周礼》、《春秋左传》等等67本正史阅读量惊人。我在此书中的收获颇多就不一一赘述了。你看记了一堆内容。就挑几个让我感受深刻的点展开说一下。顺带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进一步的思考和观点。感受1刚读了这本书的1/3之后你就会发现当今社会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在历史上都有过相似的一幕。甚至有些还不止一次。我们当下社会中的企业、组织的经营和治理其实有很多方面和国家的治理是互通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商场、官场的大佬们都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原因。因为里面藏着大量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那些失败的经验导致国家走向衰落、走向灭亡的经验。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少走很多弯路。虽然说世事无绝对一种做法不可能一直对也不可能一直错毕竟所处的环境在变化。但错过了一个做对的机会还能等下一个而做出了一个错的决定则有可能再也等不到下一个机会了。之前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也是对这点的有感而发。感受2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是理想主义者Z哥我也是。在理想主义者的世界里做一件事往往只有一条路就是那条“最完美”的路。但其实我们永远要记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再完美的想法执行下去必有衰减甚至会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所以我们务必要在进行方案制定、规划安排、落实措施等工作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坏情况”的发生。我前几天还和身边的理想主义小伙伴说我们要“抱着最好的理想做着最坏的准备”。如果你也是理想主义者也可以试试。感受3很多看上去很正确的事如果真的按照100%的要求彻底执行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纳税对国家很重要但是100%按户籍纳税反而会吃力不讨好。因为灰色地带的「模糊性」背后体现的是「灵活性」。为了彻底消灭灰色地带执行起来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机械化”很容易会陷入到为了追求某个指标去做事。那么怎么来考虑Z哥建议你从“边际产出”的角度来考虑。当我要做一件事从80%做到90%可能是值得的投入产出是正的。但是当95%做到99%还值得吗得好好慎重考虑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要一股脑的死干。感受4那些身处高位的人一定要定期到一线去通过间接的、侧面的、局部的信息来验证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可信度」。根据书中的记载隋朝的官员上报给皇帝的数据有些甚至被夸大10倍。比如一个很容易判断的点当时登记在册的土地面积比我们当前的国土面积还大……皇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决策错误必然比正确的多。那么怎么才能改善甚至是避免呢其实在之前的《一句话概括4本管理著作》中也有提到一些。用书面报告代替口头陈述。偶尔深入问一些细节作为“抽查”。感受5一个人或者组织其实和软件系统一样所处的位置越底层稳定性越是第一位的。职业病习惯性的喜欢和技术扯上关系D比如一个软件系统分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软件层面做的再好硬件层面只要不稳定全盘崩塌这个软件的价值等于0。这也是为什么越基础的事物发展的越慢因为对它们来说除了“快”更重要的是“稳”。所以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其他人的“下游”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平时是否有把稳定性放在第一位是不是有让别人觉得你靠谱感受6以寻求共赢一起把饼做大一起分享做大的红利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以零和博弈的视角去做事那不是你赢就是我输。假如止步于此我们的社会其实是无法发展和进步的。因为整体的“总量”没有增加蛋糕还是这么大。甚至因为相互之间的内耗导致蛋糕更小了也有可能。所以我们平时在与其它人合作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去考虑这个蛋糕我们可以一起做到多大在做大的过程中如何去分这个蛋糕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做大的好处这二个问题很现实但很重要。我们这个时代新产生了很多岗位并且越来越多的工作内容无法被客观的量化。这个情况还有愈演愈烈趋势。如果用经济学中「剩余索取」的概念来考虑分蛋糕的问题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减去事先计划的支出和可量化部分的支出后“剩的多得的多剩的少得的少。”感受7Z哥我一直是将「事物皆有两面性」奉作最重要的理念去做事的刚开这个公众号那会我还将它设置为关注自动回复中。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有些事例让我对这个理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比如我们现在每天在用的“人民币”这种法定货币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虽然大家都喜欢它D最早的时候人们交易用的都是自然货币就是以实物作为货币粮食、盐等等。缺点很明显就是假如我想用粮食换盐的话必须得找一个正好想用盐换粮食的人才行。但是优势是人们在交易的时候自然会以它们的“实际价值”来作为交易价值的砝码缺斤少两是很敏感的。当以“面值”为交易价值的法定货币推出后的确让交易更方便了。任何东西与货币做交换就好了同时还能促进跨区域的交易。但中央如果不具备统一铸币的能力交由市场自行铸币会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因为大家总会将足额的优质货币藏在家里交易的时候先将那些掺加杂质的劣势货币用掉导致市场中流通的都是劣质货币并且越来越劣质。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由中央统一铸币统一规格。汉武帝就是这么干的。但这也让中央通过铸币来间接地增加财富成了一个方便之选。把0.5克铜当5克铜的价值来用自然会催生通货膨胀问题。这个问题在如今可能会更严重原因你应该也能想到。感受8行政效率是一个组织得以持续生存的基本。说起东汉这个朝代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只有那个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好像这个朝代的皇帝没什么作为啊。其实主要的原因并不在皇帝本身而是由于东汉继承的西汉行政体系太低效了导致连皇帝想要做什么事都推动不了。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有些公司的发展陷入困境想作出一些改变但是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改革推进困难连老板都无可奈何推动不了。这其实和东汉的情况是一样的行政体系已经僵化了。所以行政体系是一个组织的“循环系统”运转不动了离“挂”也就不远了。感受9为了解决某个眼前的问题一旦临时开设“快捷方式”往往会收不住手。因为短期利益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比如唐肃宗为了方便筹钱建立新的职位「租佣使」这个职位在正统官员的体系之外。但随后各种“使”开始不断出现让正统官员形同虚设权力失控。所以当我们冲着“图省事”去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冥冥之中其实就打开了一条通往“大坑”的“捷径”。一旦踩不住刹车那等待你的只有是远处的“大坑”。技术圈中很多程序员对那些历史悠久的项目怨气很重所谓“不堪入目的祖传代码”其实就是在每一个时期所作出的各种“捷径”的大集合。因为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对决定者来说这是最省事的一个方案。感受10前面说到唐肃宗为了筹钱慢慢开始建立了很多“使”出来。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钱再加上正统官员体系的行政效率低筹不到钱。因为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这和现在很多企业有钱的时候谈理想没钱的时候不顾底线敛财的道理是一样的。包括说为什么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倚重宦官奸臣原因还是因为能给他们带来钱。他们也知道这些钱的收取都是透支未来所得是不可持续的。但毕竟活得过明天才能谈未来也是逼不得已。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这情况不但会出现在一个组织中包括我们每个个体在决策的时候也是如此。感受11盯住基础科学的创新这里面蕴藏着大量应用层面的创新机会。宋代的雕版印刷术成熟促使了“飞钱”诞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的纸币的起源。在“飞钱”诞生之前人们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毕竟身上揣着那么重的货币没事谁愿意走的很远去做交易或者多带一些在身上。Z哥认为最近大火的AI、区块链、5G本质上还是应用层面的创新因为底层所用的东西还是那些老的事物。像量子领域这种假如能够进一步的突破我认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科学的创新。不知道你怎么看总结今天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散但是「知识密度」比较高可以多回味、思考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最近正好想找书看不妨看一看这本真的是强力推荐。帮你搜了一下价格如果凑单买的话京东便宜单买的话当当便宜下面请自取。推荐阅读一句话概括4本管理著作你会轻易打破规则吗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在看」或者「分享」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如果你有关于软件架构、分布式系统、产品、运营的困惑可以试试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