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网站优化公司哪家好,南山网站设计线,外贸平台是做什么的,沈阳做网站培训在今年夏天策马翻译举办的翻译讲座上#xff0c;我和詹成教授交流过一个问题#xff1a;詹教授讲的很多知识点和经验并不符合“信达雅”#xff1f;詹教授的回答是#xff1a;“信达雅”并非翻译界的标准#xff0c;他自己在日常翻译工作中的标准是“快准顺”。詹教授的回… 在今年夏天策马翻译举办的翻译讲座上我和詹成教授交流过一个问题詹教授讲的很多知识点和经验并不符合“信达雅”詹教授的回答是“信达雅”并非翻译界的标准他自己在日常翻译工作中的标准是“快准顺”。詹教授的回答不但解决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团“信达雅”好像和现代翻译工作格格不入了。“快准顺”明显更适合现代翻译工作也是我翻译计算机技术书籍中一直遵循的准则。对了忘了介绍一下詹教授詹成翻译学博士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副院长兼MTI教育中心主任。系世界口译最高行业组织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资深会员世界译联和国家人社部认证的同声传译员有20年国际会议口译工作经验为千余场次国际会议提供同声传译为多位中外政要担任译员。曾担任北京奥运村村长陈至立同志的专职译员被授予“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口述影像训练对口译认知加工能力的效应研究”。出版《政治场域中口译员的调控角色》等四部专著发表过40余篇论文参与编写十部国家级规划教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口译课程系列”主讲教师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外院之声公众号外院之声外院快讯 | 詹成教授谈外事口译理念、原则与技巧可以看到詹教授是专业的翻译权威。并且詹教授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权威性远比我翻译计算机书籍大很多。其实在遇到詹教授之前我就跟很多朋友交流过都一致认为“信达雅”已经和现代翻译工作格格不入了。只不过他们都没有詹教授这么专业和权威。詹教授的“快准顺”是面向他所在的外交、经济、金融等领域。我现在基于计算机书籍翻译这一领域再解释一下“快准顺”快今天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很多技术都是一年甚至九个月就换一代无论是前端的Angular/React/Vue还是后端的.NET/.NET Core亦或人工智能领域这些都是我熟悉的领域。以我本人翻译的《图数据库实战》为例从开始翻译到正式上市销售耗时10个月这已经是极快的。如果不满足“快”这个需求你辛辛苦苦翻译好的书一上市就过时淘汰了那么意义何在准计算机技术书籍与其他书籍不一样读者可以马上运行书中配套代码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发现代码中的错误或者对文字的翻译与代码不符那么就会伤害到了读者的感情、浪费了读者的时间、破坏了读者的心情、伤害了作者的信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翻译的书大部分都和作者联系过就书中的代码、我的疑惑交流过纠正过书中的代码和链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在清朝提出的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不像今天我就书中的问题求助作者作者一天就能答复我。所以那时候的“信”只需要做到“忠实原文”即可但是在作者一天就能答复译者的今天如果还只是要求做到“忠实原文”那实在是对不起读者、落后于时代了。我认为应该要做到“准”书中代码和文字应该是要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则需要跟作者沟通。顺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就我本人而言经常需要半天内看完五百页的书然后马上将书中的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在读者这么快的阅读节奏下如果因为追求“达”和“雅”而没有做到“顺”其实是会给读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顺”才是现代读者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工具书。真实案例1有译者为了追求“信”追求“忠实原文”结果翻译出来的东西并不正确代码上都跑不通这样会耽误读者的时间。重点是作者并不知道译者的工作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认为译者做到了“信”。如果和作者沟通交流过得到作者的认可不但能够充满底气的做到“准”而且还不会耽误了读者。真实案例2有翻译社区review的时候一段中文马上就跟着一段英文原文导致试读者无法以读者的视角去阅读也就是没有办法做到“顺”了。我很担心这样做能否满足读者半天内看完五百页的需求结束语时代变了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今天译者有问题要和作者交流一天就能解决了。无论你是追求“快准顺”还是“信达雅”有了作者的支持你才能交出更好的译作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