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做的网站,免费做logo网站,上海网页设计公司推荐兴田德润,西安到北京西火车时刻表通过前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对Linux有了个基础的了解#xff0c;那么各位肯定该说是不是要装操作系统了#xff0c;对不起让各位失望了#xff0c;这次所讲解的是Linux运行原理与硬盘分区#xff0c;这是重中之重啊#xff01;请一定要细细品读。为了更好地了解Linux系统的运行…通过前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对Linux有了个基础的了解那么各位肯定该说是不是要装操作系统了对不起让各位失望了这次所讲解的是Linux运行原理与硬盘分区这是重中之重啊请一定要细细品读。为了更好地了解Linux系统的运行原理我们非常有必要的了解下系统启动的流程。在按开机电源后会听到机箱内发出“滴”的一声接着屏幕上开始打印出一些字符然后开始显示出图形界面最后屏幕上会显示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的登录界面。这是我们用户所能感到的关句话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上计算机是如何启动到登录界面的呢其实不管是Linux还是Windows从用户感官上的体验而言顺序都是基本相同的。首先计算机会加载BIOS这是计算机上最接近硬件的软件各家主板制造商都会开发适合自己主板的BIOS而BIOS中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自身的硬件做一次“体检”只有硬件没有问题才能运行软件这种通电后开始的“体检”的过程被称为“加电自检”如果所有的硬件自检通过一般都会发出一次“滴”的短声提示说明硬件一切正常。而如果有问题呢当硬件真的出现了问题无法通过BIOS的“体检”将采用报警机制这就是我们在个人计算机(PC机)中常见的长长短短的滴滴声。在发生报警的同时屏幕打印出大致的什么问题。机器自检通过后下面就要引导系统了。这个动作是BIOS设定的BIOS默认会从硬盘上的第0柱面、第0磁道、第一个扇区中读取被称为MBR(即主引导记录)的东西即主引导记录。一个扇区的大小是512字节存放的内容是一段引导程序和分区信息其中引导程序部分占用446字节另外64字节是磁盘分区表DPT最后两字节是MBR的结束位。这512字节的空间内容 是由专门的分区程序产生的比如说Windows下的fdisk或者Linux下的fdisk命令所以它不依赖于任何操作系统而MBR中的引导程序也是可以修改的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实现多操作系统共存。由于RedHat、CentOS默认会使用Grub作为其引导操作系统的程序而Grub本身又比较大所以常见的方式是在MBR中写入Grub的地址这样系统实际会载入Grub作为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经过了上面的步骤第三步就是顺理成章地运行Grub了。Grub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其配置文件加载kernel(内核)镜像并运行内核加载后的第一个程序/sbin/init这个程序会根据/etc/inittab来进行初始化的工作。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文件中设定的值来确定系统将会运行的runlevel(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默认的runlevel定义在“id:3:initdefault:”中其中的数字3说明目前的运行级别定义为3第四步Linux将根据/etc/inittab中定义的系统初始化配置si::sysinit:/etc/rc.d/rc.sysinit执行/etc/rc.sysinit脚本该脚本将会设置系统变量、网络配置并启动swap、设定/proc、加载用户自定义模块、加载内核设置等。第五步是根据第三步读到的runlevel值来启动对应的服务如果值为3就会运行/etc/rc3.d/下的所有脚本如果值为5就会运行/etc/rc5.d/下的所有脚本。第六步将运行/etc/rc.local。第七步会生成终端或X Window来等待用户登录。可以简单总结成如下图所示经过上述的一系列操作用户就可以来到登录的界面在输入用户名密码后就可登录到系统。接下来我们说说Linux操作系统的runlevelLinux的运行级别分为七个级别。分别用阿拉伯数组0~6来代替。运行级别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运行级别1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运行级别2多用户状态(没有NFS)运行级别3完全的多用户状态(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运行级别4系统未使用保留运行级别5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运行级别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这七个运行级别中常用的有0、1、3运行级别0可将操作系统快速关机一般在需要马上关机不计较数据丢失时可以使用(命令init 0)。运行级别1是单用户模式常用在root密码忘记时可登录运行级别1上修改密码另外还要说的是进入运行级别1不需要root密码就可以使用root权限而运行级别3可以说是在日常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运行级别就是我们常说的命令行模式。说完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接下来就说说系统分区吧Linux跟windows在分区时最大的区别就是windows可以将硬盘分成很多个分区但我们常用的是分为“四”个分区为什么要将四引起来那是因为真正在硬盘的角度说是“三”个分区说到这很多人要犯迷糊了你这有是四个分区又是两个分区到底说的是什么啊所谓分区其实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方式在硬盘上分区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主分区一个硬盘的也就是包含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要在硬盘上安装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你可以理解为windows的C盘。一块硬盘主分区只能有4个。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才行。也就是我们平常在中所看到的D、E、F等盘。说完分区再来说说分区格式在windows中常用的分区格式是NTFS。Linux中的分区格式ext4以及卷标等。简单介绍完什么是分区及分区的种类和格式之后我们来看看Linux的分区。这个是我的一台实验机的分区列表从最后一列可以看出分了三个区分别是/、/dev/shm、/boot。/是根目录几乎所有的文档和目录都挂载在/之下。/boot可以理解为系统目录相当于windows中的Program Files。/dev/shm将在以后讲解。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知道了Linux的启动流程、硬盘都有那几种分区形式、以及硬盘分区的格式。这些都是在真正学习Linux之前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不明白读不懂没关心在今后的文章中还会再次提到。今天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