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站开发近五年参考文献,全网营销推广方案外包,成都成仁路网站建设,专业网站设计公司哪里有LoadRunner RuntimeSetting
运行时设置 在Vuser中设置Run-time Settings
RunLogic#xff1a;运行逻辑#xff0c;决定了脚本真正执行逻辑#xff0c; Init和End部分代码只能执行一次。决定脚本真正执行逻辑的意思是#xff0c;在Run中的代码和Number of Iteration决定了…
LoadRunner RuntimeSetting
运行时设置 在Vuser中设置Run-time Settings
RunLogic运行逻辑决定了脚本真正执行逻辑 Init和End部分代码只能执行一次。决定脚本真正执行逻辑的意思是在Run中的代码和Number of Iteration决定了真正运行的代码和迭代次数。在properities中可以选择Run中Action是顺序执行还是随机执行如果随机执行可以自行配置每个Action中的概率。 讲讲insert block 块技术可以单独控制每个块的迭代次数。下述示例图中即为Block1中Action1执行2次Block0中Action2执行1次整个Run再执行2次 Pacing步长迭代间规则 默认as soon as…: 每次迭代无间隔时间 After…上次迭代结束后再下次迭代开始之前会有个等待时间 at…从上次迭代开始到本次迭代开始的时间
为什么需要设置pacing⭐️
评价一个系统的性能需要从两个视角去看待客户端视角和服务器视角即用户视角和系统视角。 有下述性能需求“要去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达到100个/秒” 当LoadRunner模拟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必须等待服务器对这个请求做出响应并且收到响应之后才会重新发出新的请求而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是需要一个时间的 即对每个虚拟用户来说它对服务器发出请求的频率将依赖于服务器对这个请求的处理时间而处理时间是不可控的。如果我们想要在测试过程中维持一个稳定的每秒请求数RPS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增加并发用户数的数量来达到这个目的。
而在测试中通常会对场景设置一个持续运行时间多次迭代通过多个事务的取样平均值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即测试场景是以迭代的方式进行的。
如果不设置pacing那么对于每个虚拟用户来说每一个发到服务器的请求得到响应之后就马上发送下一次请求。而LR中当客户将请求发出去之后就开始计算响应时间一直到收到响应。 这时如果服务器处于忙碌状态那么心情求就会驻留在服务器的线程中并没有对服务器端产生真正的负载这样这个计时就会变长失去真正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每两个请求之间插入一个间隔时间降低单个用户启动请求的速度。间歇会减少请求在线程中驻留的时间从而提供更符合现实的响应时间。
虽然性能测试通常从客户端活动的角度定义但是应该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视角看待。因此需要强调做性能测试的时候要保证一个独立、干净的测试环境以及一个稳定的网络。要评价软件系统真正的性能所以必须排除其他一切因素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
think time思考时间模拟用户的等待时间 假设每个做完整个操作需要5s做完之后停顿5s思考如果要达到每分钟有6000个在线用户共10台服务器需要多少个虚拟用户 ----- 一个用户操作加等待需要10s即一个用户一分钟可以迭代6次一次迭代对应两次web_url()请求即一分钟12次请求 那么6000/12 500; 500/10 50个用户。
日志附加参数自定义一些参数再在脚本中传值 如下为设置和使用示例 线程模式/进程模式模拟网速…
参数化与其他脚本增强技术
参数化实现不同用户的不同请求逻辑相同数据不同的操作。关联用来解决请求之间的依赖事务用来度量操作的响应时间以及最终TPS检查点用来判断脚本是否成功思考时间模拟用户延迟调节负载压力集合点模拟用户并发是用来实现严格的并发
select next row:
顺序取值随机取值唯一取值
update
每次迭代每次出现仅一次 关联技术
解决请求之间的依赖。 在测试工具中关联就是把某些写死的数据编程来自服务器的、动态的、每次不一样的数据 动态保存下来然后在调用的地方调用即可 需要做关联处理的特征
关联数据一定是来源于服务器的响应关联数据一定要在后面的请求中被用到关联数据一定是动态变化的
在LR中关联的方式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
自动 录制关联没用 回放管理理论上同样是对比法慎用 成功率低 手动根据关联产生的原因关联数据特征以及业务熟悉程度来完成先存侯勇的操作 对比法 追溯法依据关联的特征、数据特征逆向完成
手动关联的步骤 1 找出出错的请求 2 设置关联
todotodo 手动编写脚本 占坑 场景与结果分析 占坑
jmeter复习 占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