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网站 seo,做购物商城网站,wordpress加黑字体,个人网页设计的意义个人主页#xff1a;云纳星辰怀自在 座右铭#xff1a;“所谓坚持#xff0c;就是觉得还有希望#xff01;” 上廉又名#xff1a; 1.手上廉。 2.手之上廉。 所属经络#xff1a;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xff0c;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xff0c;肘横纹下… 个人主页云纳星辰怀自在 座右铭“所谓坚持就是觉得还有希望” 上廉又名 1.手上廉。 2.手之上廉。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 ①肘臂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②头痛③肠鸣腹痛④脑血管病后遗症。 功效 舒筋活络理气调肠清热利尿。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臂神经痛、上肢麻木、瘫痪、肠炎等。配肩髃、合谷主治上肢麻木、疼痛。 出处 1.《针灸甲乙经》在三里下一寸。 释义 1.廉棱角、侧边也是分肉侧之意。 2.在本穴处的肉分内外两片当屈肘侧置时穴位在前臂桡侧内缘于下廉穴上一寸处故称之为上廉。 3.为与足上廉上巨虚相区分《圣济总录》冠以「手」字。 4.胃经之上巨虚也称上廉下巨虚也称下廉但是一般仅称上廉、下廉者乃指大肠经而言。 操作 艾灸 用艾条在距离皮肤3-5cm处对上廉穴进行悬灸灸治5-10分钟可治疗咳嗽、气喘等。小贴士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刮痧时不宜强行出痧有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按摩 用指腹按揉上廉穴1-3分钟可调理肠道缓解便秘。 针刺 用毫针直刺上廉穴0.3-0.5寸以局部酸胀为宜可缓解治疗头痛、肠鸣、腹痛、手臂酸痛、肩周炎等。 刮痧 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上廉穴1-2分钟可缓解治疗头痛、肠鸣、腹痛、肩周炎等。 定位取穴 1.【国家经穴标准】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谿与曲池连在线肘横纹下3寸。 2.关于上廉取穴的两套标准【一种是以阳谿腕横纹与曲池肘横纹之间距离10寸为标准所以上廉位于曲池下3寸阳谿直上7寸对准曲池取之】。【另外一种是大陆国家经穴标准是以阳谿与曲池之间距离12寸为标准故上廉在曲池下3寸阳谿上9寸处取之】。基本上本着『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两者取穴法皆可用。 3.【其他常用取穴法】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3寸处。当阳谿与曲池连线的后1/4折点处。 4.【其他常用取穴法】在前臂背面桡侧的上段屈肘拱胸侧置在阳谿穴上9寸曲池穴下3寸处取之。 5.【鉴别比较—上廉、下廉、手三里】上廉穴位于曲池下3寸手三里下1寸当下廉直上1寸皆大肠经臂内高起处。 6.【中国大陆之骨度折量定位法—上肢部的纵向标准】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臂部『纵向标准』以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的距离为9寸。前臂部『纵向标准』以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的距离为12寸。 7.【针灸科学之同身寸定位法—上肢部的纵向标准】根据黄维三教授的《针灸科学》所使用的同身寸定位法肱前面『纵向标准』以腋窝横纹前端至尺泽穴(肘窝横纹)的距离为9寸。肱后面『纵向标准』以肩髃至曲池的距离为10寸。前臂前面『纵向标准』以尺泽穴(肘窝横纹)至大陵穴的距离为10寸。前臂后面『纵向标准』以曲池穴至阳谿穴的距离为10寸 8.【鉴别比较—肘横纹到腕横纹间的距离】从肘横纹到腕横纹间的距离《台湾黄维三‧针灸科学》订为10寸而《国家经穴标准》订为12寸。 古代定穴 1.《针灸大成》三里下一寸。 2.《医宗金鉴》从下廉穴上行一寸 3.《针灸甲乙经》在〔手〕三里下一寸。 4.《循经考穴编》曲池下三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四寸。 解剖 1.【肌肉】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伸腕短肌及长肌深层有旋后肌。 2.【血管】有桡动脉分支。 3.【神经】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深支。 4.【若由表皮扎针向下依次所遇到的解剖组织层次分别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后方→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和浅静脉等分布。深层有桡神经深支穿旋后肌。 治疗方法 1.【针法】(角度)斜刺从外斜向内上方。(深度)针0.5寸。 2.【针法】直刺0.50.8寸。 3.【灸法】(灸量)艾炷灸37壮或是艾条灸温灸520分钟。 临床配伍 1.〔治疗上肢麻木瘫痪〕上廉配肩髃、合谷。 2.〔主治小便黄〕上廉配下廉。 3.〔治疗腹胀腹痛〕上廉配中脘、足三里。 4.〔可泻胃中之热〕上廉穴与气冲、三里、巨虚、下廉同。 5.【临床经验】临床上上廉穴常与大肠经其他穴道一起配合治疗本经循行的病症。 6.【临床经验治疗手肘】临床上治疗手肘外侧疾患常使用大肠经其局部取穴常用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等亦可取上廉、下廉来代替手三里、曲池等穴因轮流使用可避免肌肉纤维化或发炎。 相关论述 1、《会元针灸学》“上廉者廉者洁也内廉外廉之间阳明清阳之气所会也。……居下廉之上故名上廉。”2、《针灸甲乙经》“在手三里下一寸。”3、《循经考穴编》“广注曲池下三寸屈肘取之。”4、《针灸甲乙经》“小便黄、肠鸣相逐、上廉主之。” 参考文章 承上 手阳明大肠经之下廉穴 启下 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