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网站系统架构设计,西安外包网络推广,微信开放品牌,二级目录怎么生成写在前 上一篇博客的重点内容主要讲了关于传输层的TCP协议、UDP协议。 点击跳转上一篇博客 重点介绍了协议的特点、协议端格式、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TCP的工作机制#xff08;十条#xff09;。 TCP与UDP对比#xff1f; TCP用于可靠传输的情况#xff0c;应用于文件传输十条。 TCP与UDP对比 TCP用于可靠传输的情况应用于文件传输重要状态更新等场景。 UDP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领域例如早期的QQ视频传输等另外UDP还可以用于广播【同一机房内部天然支持广播-- IP地址中有一种特殊的地址”广播IP“通过UDP往广播上发送数据报此时该局域网内所有的设备都能收到数据。】 传输层的协议并非只有这两个例如有的是专门为了游戏打造的典型协议KCP。 本篇博客将重点介绍网络层协议-IP 目录
网络层协议代表-IP协议
1. 协议头格式
2. 点分十进制
3. 关于IP地址不够用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动态分配IP
2NAT网络地址转换
3IPV6
4. IP协议-地址管理
4.1 网络号
4.2 主机号
4.3 子网掩码
5. IP协议-路由选择 网络层协议代表-IP协议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
1. 协议头格式 地址管理、路由选择。
对“16位总长度”的理解 16位总长度是不是意味着一个IP数据报最大只能支持64KB 确实是有这个限制的相当于一个快递公司一次最大只能给运输64kg的快递但是IP自身就支持对包的拆分和组装。一个IP数据报携带的数据载荷太大了超过了64KB就会在网络层针对数据进行拆分把一个数据拆分成多个IP数据报再分别发送接收方再重新拼装。 IP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32位源IP32位目的IP
2. 点分十进制
此处看到的IP地址是32位整数但是日常见到的IP则是一串数字使用三个点把32位4个字节的数字分隔开每个部分分别使用0-255的十进制数字进行表示。
3. 关于IP地址不够用问题的解决办法
32位数字只能表示42亿9千万个数字我们期望使用这个表示全世界所有的上网设备。为了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
1动态分配IP
提高利用率指标不治本
2NAT网络地址转换
使用1个IP地址代表一批网络设备【端口号区分】 关于内网和外网 NAT背景下把IP地址分成了两大类内网IP和外网IP 内网IP【私有IP】10.开头的、172.16.*-172.31.*、192.168.* 外网IP【公网IP】 除了内网IP外的都是外网IP。 NAT要求公网IP必须是唯一的内网IP可以在不同的局域网中重复出现。如果某个私网里的设备想访问公网的设备就需要对应的NAT设备【路由器】把IP地址进行映射从而完成网络访问。反之公网的设备无法直接访问私网的设备不同局域网的私网设备没法直接进行相互访问。 NAT机制能够有效的解决IP不够用的问题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网络的环境更加复杂了。
3IPV6
根本上解决了IP不够用的问题使用16位字节表示IP地址。
虽然IPV6看起来是美好的但是当前世界上仍然是以NATIPV4动态分配来进行网络组建的。真正使用IPV6的地方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IPV6贵IPV6与IPV4还不兼容。
4. IP协议-地址管理
把一个IP地址分成了两部分一个叫网络号一个叫主机号。
4.1 网络号
表示网段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4.2 主机号
标识主机同一网段内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193.168.0.10 -- 网络号192.168.0 主机号10
划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就是为了组网。
4.3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格式和IP地址格式一样也是32位的二进制数其中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1“表示1的数目等于网络位长度。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0“表示0的数目等于主机位长度。对于家用设备来说子网掩码最常见的就是255.255.255.0。
作用划分A、B、C三类IP地址子网网络通信时子网掩码会结合IP地址可以计算获得网络号划分子网后的网络号及主机号划分子网后的主机号。一般用于判断目的IP与本IP是否为同一个网段。
5. IP协议-路由选择
路径规划
核心思路--问路。每个路由器都会保存一定的周围设备的信息路由表。每次有一个IP数据报经过路由器。就需要匹配路由表看看接下来咋走。如果路由表上有匹配的选项【该路由器认识路】直接按照要求走就可以。如果没有匹配的选项【不认识路】会提供一个默认路径大体方向是不会错的。每次经过一个路由器问一次TTL-1。如果减到0还没到就说明永远都到不了这个地址没人知道就被丢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