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计划方案模板,怎么查网站域名备案,win7优化大师,芜湖酒店网站建设“ 不刷新即死亡”2018年#xff0c;很多朋友包括博客园里的很多园友都在阅读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的这本《刷新》并且发布了很多读后感#xff0c;但我却一直没有来得及阅读。刚好最近订阅了喜马拉雅的VIP会员#xff0c;每天上下班时间开始了听书之旅#xff0c;这里… “ 不刷新即死亡”2018年很多朋友包括博客园里的很多园友都在阅读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的这本《刷新》并且发布了很多读后感但我却一直没有来得及阅读。刚好最近订阅了喜马拉雅的VIP会员每天上下班时间开始了听书之旅这里推荐一下喜马拉雅的喜马讲书系列它精选了全球的很多好书进行讲解和解读对于我这种读书少的人来讲可以快速地了解很多好书的细节节约一些时间。当然如果听到一些特别好的书我还是准备去精读。此文是我听了三遍喜马讲书之《刷新》部分后的听书笔记用以日后复习之用。01—关于微软与纳德拉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作品《刷新》 萨提亚纳德拉是微软的第三任CEO前面两任分别是比尔盖茨和鲍尔默。纳德拉2014年上任时他面临着一个“烂摊子”。 多年来我们都以为老微软“落伍了”傲慢的第二任CEO鲍尔默错失了移动时代微软永远“走不出视窗”。但就在纳德拉上任这几年里微软发布了一系列的颠覆性的动作根据媒体报道微软于最近一个交易日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6月7日股价报收于131.4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其中盘中股价一度飙升至132.25美元。在过去4个交易日中微软股价累计上涨9.7%是近4年来的最好表现。这一结果使微软一举超过亚马逊和苹果成为目前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其领先后两位已经逾1000亿美元。 在重新带领微软这头大象起舞之后纳德拉写了一本《刷新》介绍了关于自我刷新的方方面面重点在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没有未来。换句话说不刷新即死亡。02—同理心 纳德拉在书中强调要将同理心放在一切决策的中心位置。纳德拉在上任之初就将这种思维传递给了所有员工希望所有微软员工能够保持同理心如果都不能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是无法做出好的产品的。 首先同理心指的是一个人对周边世界感同身受的能力。 其次拥有同理心的人和组织往往会具有三种能力感知周边世界真是需要的能力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拨打911。”“小伙子你需要更有同理心。如果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一段20年前微软的面试聊天记录面试者正是纳德拉。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没有同理心是无法真实感受到别人的真实需要的。对应到产品设计和开发上面也是如此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感受客户需要的关键。在各种趋势和变化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能力 微软在2014年纳德拉上任之前经历了很多决策上面的失误其中错失最大的一个机遇是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虽然后来微软打算收购诺基亚来完成突围但是后来的结果证明这又是微软巨人犯下的一个错误。纳德拉将这一段时间微软犯下的错误归结于微软在这一时期的同理心不够既没有能在第一时间认识到时代的趋势又在认识到趋势之后找错了自己的定位。所以纳德拉在接手微软之后裁掉了诺基亚智能手机部分调整了微软发展战略云为先发展Azure业务使得微软走出了“大象跳舞”的尴尬企业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同理心能够让人和组织激发出更强的创意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缺乏创意其实在纳德拉看来是也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因为只要一个人有了同理心他便具有了上面所说的感知周边世界真实需要的能力而这正式创新的开始。纳德拉在一次进入重症医务室发现很多的设备使用的都是Windows且都使用了云服务让他意识到了云计算业务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也让他意识到微软不只是有单单的商业价值不能被一项项的利润指标所束缚这一瞬间的领悟让他有了后续的多项举措也体现在了众多微软的产品上特别是微软的Azure云计算业务。03—成长型思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舒适区人一旦进入了舒适区就特别容易呆在里面不出来到最后不是被别人干掉就是自己废掉。纳德拉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建立成长型思维。如何建立成长型思维 总结下来简单地说就是保持好奇不断学习。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成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种成长型思维会聚焦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遵循是哪个要求去练习和培养才能逐渐建立起来。找到自己的目标 个人需要找到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理想而企业则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用户。有了同理心我们可以感受周边世界的真实需要得到一个抽象的目标而成长型思维则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目标落实到细节。对于企业来讲需要领导者不停地沟通、理解和思考找到可落地的目标之后就立即实施验证。积极寻求多元化和包容性 有了可落地的目标但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目标就是正确的即使能保证是正确的也无法保证这个方案就是最佳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要求我们积极地接纳周边的各种意见来矫正自己的见解。打破壁垒实现合作 对于企业来说打破壁垒其实是很难的特别是像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但是纳德拉却认为只要绕过壁垒就会发现很多竞争都可以转化为合作。比如微软和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竞争者但其实他们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像Office中的Word和Excel最早是在苹果麦金塔中发布的之后才在Windows中发布。而正式Word和Excel出色的能力才让当时的苹果麦金塔能够大卖。1997年苹果陷入危机乔布斯选择了向微软求助而比尔盖茨大力度救了苹果苹果度过了危机而微软也扩大了软件份额微软和苹果一起做大了所谓的“蛋糕”。成长型思维的本质 总结下来简单地说成长型思维的本质就是赋能。这里的赋能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不仅仅要给自己赋能也要给他人、甚至给竞争对手赋能。 成长型思维追求的不仅是单方面的成长而是互利共赢。正如刚刚说的微软和苹果的案例他们要做的不是一起去抢蛋糕而是一起将蛋糕做大。 在如何建立更好的同盟和伙伴关系上微软的第二任CEO鲍尔默曾经有过一个3C的理念即概念式愿景Conceptual Vision、能力Capacity和文化Culture。但是真正将这个3C理念很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上的是纳德拉。 第一个C概念式愿景 如果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双方的合作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C能力 如果是两个个人的合作可能需要聚焦的是两个人的专业技能。而对于两个企业来说可能更加需要的是两个企业的工程技术和资源条件等。 第三个C文化 纳德拉将微软自身的企业文化看做一切合作的核心文化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基因而纳德拉给微软员工带来的文化就是赋能。在这样的文化中微软的赋能力量大大地加强了。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微软的Office出现在了苹果的MacOS系统里和谷歌的Android平台里微软的发布会上出现了“Microsoft Love Linux”的标语微软开源了.NET Core等一系列框架.NET Core真正实现了跨平台收购GitHub并成为开源组织的高级赞助商......Microsoft Love Linux 你是否到了一个临界点了那么右键鼠标刷新一下04—整体脑图分享